|
|
|
|
2023-10-30 第03版:法眼观澜
| 大 | | 中 | | 小 |
|
|
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正当其时 |
|
|
作者:□董景娅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791 |
|
|
|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7章60条,重点规定了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内容。作为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净化网络环境、维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6月,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突破1.91亿,当前的这代未成年人,素有“网络原住民”之称。互联网为广大未成年人获取知识、加强社交、休闲娱乐提供了极大便利,也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限于心智未熟、 自控力有限等因素,未成年人极易受到互联网有害信息、有毒价值观的侵扰。因此,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用法治构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屏障,正当其时。 《条例》从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构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屏障,汇聚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强大合力。《条例》规定,要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提高教师对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能力;强化监护人网络素养教育责任,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指导未成年人行使相关权利;规定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要求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建立、完善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游戏规则……从各方面明确了国家、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的责任义务。政府监管、家庭教育、学校保护、企业履责、网民自律,多方共治、多措并举、多效发力,相信一定可以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防火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