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10-12 第07版:矛调手册
| 大 | | 中 | | 小 |
|
|
镇平县“一中心四机制”凝聚合力多元解纷 |
|
|
作者:□郭琨赵棣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733 |
|
|
|
近年来,镇平县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乡镇(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建设,以“四个机制”建设不断深化多元解纷理念,有效提升调处质效、凝聚调处合力、拓展化解渠道,推进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工作取得实效。 成立“一站式”中心,筑牢解纷根基。全面整合基层综治、信访、公共法律服务、社会治理等工作平台,组织公安、法庭、司法、民政、劳保、妇联等相关部门(组织)力量进驻,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 落实交办跟踪机制,完善闭环管理。探索建立诉前案件交办跟踪机制,县法院每月筛选具备调解条件的案件上报县平安办,由县平安办统一交办至各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平安办依托“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组织人民调解员等力量进行调解,对调解成功的案件由法庭出具调解文书;县平安办全程对调解案件进行跟踪。今年以来,全县“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累计调解案件305起,真正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构建衔接联动机制,激活多元化解。探索建立“警司访+”、府院联动等工作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纠纷联排。依托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调解组织网络,有效推动人民调解组织规范运行、依法调解。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458个,实现调解组织看得见、找得到、用得上。 完善分析研判机制,确保精准高效。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分析社会治安和矛盾纠纷总体形势,研判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隐患苗头,提出解决办法。 强化经费保障机制,实现常治长效。将人民调解工作业务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优先保障、足额拨付。采取以奖代补、以案定补的方式,落实好人民调解工作经费、调委会补助经费、调解案件补贴,调动各级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