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5-08 第14版:法治论坛
| 大 | | 中 | | 小 |
|
|
职务犯罪侦查大数据应用的几点思考 |
|
|
作者:□王瑞俊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118 |
|
|
|
大数据应用于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能有效解决信息庞杂、案情复杂、人力不足等现实难题,极大提高侦查人员的办案效率。因此,在大数据环境下,如何提升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质效,成为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加强职务犯罪侦查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上下协作,优化侦查资源。市级检察院发挥侦查办案主体作用,统一调配市县两级自侦力量;县区检察院做好线索查找、调取证据等配合工作。二是密切内部配合,发挥一体优势。与民行、控申、公益诉讼等内部部门加强衔接配合,开展案件会商分析、交流共享信息、研判移交线索等工作。三是强化业务培训,提升办案能力。围绕侦查实务与大数据技术开展专业培训,以大数据技术办理的典型案件,推动职侦信息化转变,培养侦查人员大数据侦查思维,成为侦查能力与数据处理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让侦查人员在办理案件时能够利用因果关系、相关性分析两种侦查思维,在认识到狭义侦查协作线索收集单一、审查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同时,利用大数据思维,多方位寻找侦查线索、情报,在片段、琐碎的信息中寻找交叉点。 强化职务犯罪侦查大数据运用 一是针对性收集数据信息。侦查人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侦查思维推导查办职务犯罪所需的有效数据信息,进而针对性地收集数据信息以接入或搭建大数据平台。此外,侦查人员要有意识地搜集利用外部数据信息,如利用好互联网资源查询公开的信息,借助公安机关大数据平台等大数据资源。二是专业化利用数据信息。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一般与特定的违法犯罪行为有一定的共生关系。通过总结职务犯罪案件的异常点和特征来搭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就可以挖掘出职务犯罪线索。例如,浙江省湖州市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开展的社区矫正对象执行类案监督,通过对社区矫正对象名单、公安机关行政处罚信息等数据的碰撞,摸排出受过行政拘留处罚或两次以上治安管理处罚但未被及时收监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67人,发现收监执行监督线索8条,对1名社区矫正对象严重再犯案件向侦查部门移送线索,对1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以涉嫌滥用职权罪立案侦查。 提高职务犯罪侦查规范化水平 一是保障大数据信息安全。大数据信息收集应恪守有限采集、目的明确、有限使用、安全防护原则,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数据录入及导出,侦查人员运用数据时应严格遵守使用规范,技术性工作的外包或第三方数据平台企业应履行数据保密要求。二是确保大数据侦查合法。运用大数据侦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职权。在收集关联关系人员数据时,要全面履行告知义务,并且在收集数据的同时,也要鉴别信息的性质,防止调取隐私信息,向被调取信息的人员作出必要说明,确保侦查取证在实体上和程序上合法。 (作者单位:淇县检察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