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5-08
2023-05-08 第04版:法治关注 大 |  中 |  小 
最高检:一季度批捕诈骗犯罪数量在所有罪名中位列第二

诈骗犯罪呈团伙化专业化趋势

惩治:在从严基础上依法从宽

作者: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277
    最高检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当前诈骗犯罪依然多发,手段不断翻新,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检察机关在依法打击诈骗犯罪的同时,将与公安机关建立重大案件会商机制,推动形成惩治网络犯罪的系统合力。同时,完善追赃挽损协调机制,努力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
A犯罪主要特点
1.涉及面广,多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
    最高检相关负责人说,诈骗犯罪形式不断翻新,除电信网络诈骗、金融诈骗、套路贷诈骗等传统常见多发的诈骗类型外,养老诈骗、医保诈骗、收藏品诈骗等新类型诈骗不断涌现、名目多样,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的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等为名,专门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
2.组织化、规模化特征明显
    检察机关起诉的诈骗案件中,五成以上为共同犯罪。诈骗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层级式管理、自成体系。有的成立专门公司,以所谓“合法公司”为掩护,租用高档写字楼,设立多个部门或岗位,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招聘,采用企业运作模式管理。
3.犯罪手段趋于智能化,隐蔽性强
    从办案情况看,以往单纯利用电话实施诈骗的场景,开始更多向互联网转移,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被用于实施诈骗的各个环节。传统的现金交付逐渐转变为利用网上银行、支付平台转账。有的通过网络单线联系,互不见面,进行流水线式的诈骗活动。网络环境下的诈骗行为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受骗人员多,犯罪成本低、容易复制,既增加了办案成本,也加大了犯罪打击和预防难度。
B依法综合整治1.宽严相济,依法打击犯罪
    该负责人介绍,在打击惩治诈骗犯罪中,检察机关坚持重点领域专项打击与常态化打击相结合,加大依法惩治力度。
    鉴于诈骗犯罪呈现团伙化、专业化趋势,认真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从严惩治的基础上,对其中参与程度低、危害不大的从犯、胁从犯,有认罪悔罪、积极退赔退赃等情节的轻罪案件,依法从宽处理。
2.完善机制,形成打击犯罪合力
    与公安机关建立重大案件会商机制,在制度建设、信息交流、证据标准等方面形成长效合作机制。
    完善追赃挽损协调机制,努力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
    主动加强与金融、电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以及互联网企业的常态化联系和实质性协作,督促落实监管、监测、提醒责任,推动形成惩治网络犯罪的系统合力。
3.加强类案监督,推进综合治理
    通过类案办理,着力发现案件背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充分运用检察建议,推动相关行业完善监管机制,加大监管力度,促进源头治理。
    针对有的被害人认知能力不足、分辨能力差、防范意识不强,有的被害人贪图小便宜、急功近利,受蒙蔽而掉入诈骗陷阱等现象,积极落实普法责任,广泛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结合典型案例释法说理,增强社会公众安全防范意识。
数说检察
    今年一季度,全国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打击诈骗犯罪
    ●批准逮捕诈骗犯罪10923人,在所有罪名中位列第二;
    ● 提 起 公 诉18146人,在所有罪名中位列第五;
    ●对涉嫌诈骗犯罪的,依法不批准逮捕9630人,其中无社会危险性不捕3936人;
    ●不起诉4238人,其中相对不起诉3164人。
(本报综合新华社、最高检官网报道)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