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3-15 第06版:特别报道
| 大 | | 中 | | 小 |
|
|
让文化遗产“留”得住“活”起来 |
|
|
作者: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2838 |
|  | | 检察官走访调查古村落保护情况 |
|
|
|
A“问题导向+地域特点”找准保护切入点 “一日能看千台戏,三天能听万卷书。”传唱700多年的宝丰马街书会,是国家首批非遗项目之一。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全国的说书艺人都负鼓携琴,汇集于此,说书会友,弹唱献艺。 7岁开始学习三弦书,14岁便跟随老艺人到马街书会登台献艺,如今已是102岁高龄的余书习老先生,是我省资历最老、年龄最大的三弦书传承人。去年,宝丰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走访余书习老先生时,他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学艺是个苦活儿,现在学的人不多,我真担心有些技艺失传啊!” 余书习老先生的担忧,也引发了检察官们的思考,非遗项目保护传承还有哪些现实的问题和困难,检察机关能做些什么? “宝丰县作为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我们要找准检察能动履职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参与社会治理的职能作用,用检察力量守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丰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闻延菲表示。为此,该院党组多次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针对县域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部署开展全面调查,摸清问题底数,研究解决办法。 该院采用静态审查和动态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街书会、宝丰魔术、宝丰汝瓷、宝丰酒酿造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摸底排查,将非遗保护项目传承的自然环境、食品安全、知识产权以及行政机关的保护管理职责等,纳入走访调查的关键环节,找准非遗保护与公益诉讼检察的结合点,拓宽监督渠道。检察官们先后实地走访了县域87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外部环境到具体保护,从食品安全到制造工艺,逐一走访了解,掌握实际情况。经过全面走访,检察官们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主要面临传承后继无人、社会公众缺乏保护意识、保护工作仅限于文化部门、未能形成保护合力等问题,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资金保障或修缮管理不及时等原因濒临灭失。 在全面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该院决定开展“公益诉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监督活动,根据轻重缓急和重要性等标准,适当拓宽监督范围,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案件,融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去,用公益诉讼检察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B“目标导向+检察监督”凝聚保护新合力 “有了检察院公益诉讼的参与,古村落保护形成了合力,古村落内的设施得到了修缮,周边环境也比以前好多了……”近日,在宝丰县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委员会的三间房村,宝丰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对前来回访检察建议落实情况的检察官说。 三间房村始建于清代早期,现存文物建筑12个院落40余栋建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村落。 该院在排查中发现,这一传统古村落存在墙体、房顶破损、部分房屋坍塌、缺乏管理和修缮等问题。于是,该院向宝丰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和观音堂林业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修缮、保养,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履行职责,解决古村落维修经费难、有资质的维修单位少等难题,并由行政机关先行垫资完成文物修缮工作。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现在,这座藏在深山里的古村落已经焕发新的生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去年,三间房村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宝丰县文物保护利用服务中心主任王团乐深有感触地说:“宝丰县文物部门加强与宝丰县检察院的协作配合,共同推进文物旅游深度融合,让文物‘活’起来,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在保护非遗工作中,该院始终坚持目标导向,以检察监督履职与行政机关全面履职相向而行、双赢多赢共赢,凝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强大工作合力。 该院依靠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加强与平顶山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中心、文旅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了线索交流、线索移送反馈、信息共享协作机制,通过磋商、听证会、圆桌会议、公开宣告等形式,加强诉前沟通,凝聚公益保护共识,形成公益保护合力。同时, 该院与行政机关互邀参加专业知识业务培训,增强办案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办案精准度。 同时,积极延伸职能,加大与行政部门、非遗传承人等的磋商力度,商讨依托宝丰县建设“展馆之城”的优势,在向外界展示非遗项目发展历程的同时,配套规范传习所、研学基地建设,加大非遗传承人培养力度,加强非遗传承技艺的知识产权保护;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宣传活动,借助网络直播“检察官说非遗”等新传播方式,扩大非遗保护的宣传渠道,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C“结果导向+重点领域”取得保护新成效 清凉寺汝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由于巨大的收藏和经济价值,位于宝丰县大营镇的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周边仍存在非法开采破坏环境的现象。该院精准把握职能定位,一方面,严厉打击盗掘文物和私挖乱采等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积极走访汝瓷企业和行业协会,宣传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知识,增强企业依法经营和维权意识。同时,主动和主管部门磋商、会谈,督促职能部门履行职责,服务汝瓷重点项目建设,为宝丰汝瓷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汝瓷作为特色产业,已经纳入了政府‘十四五’发展规划,该院在汝瓷非遗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作为我们汝瓷企业来讲,干劲更足了!”汝瓷烧制技艺省级传承人王国奇深有体会地说。 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刚性力度,该院坚持溯源治理理念,紧盯重点领域,破解难题求实效。该院先后就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召开公开听证会,听取多方意见,并结合走访调查,及时制发检察建议,持续开展检察建议“回头看”专项行动,以实地督导推动问题及时解决。 针对魔术技艺传承存在“传男不传女”旧习、一些年事已高的传承人面临无徒可授的状况等,该院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帮助修改陈规陋习,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力度,破解发展困境。 全国人大代表、赵庄镇大黄村党支部书记马豹子说:“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有力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魔术的发展。目前,我们村以魔术演艺为主的文化产业在全国遍地开花,大大增加了村民收入,有力维护了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果。” 宝丰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范,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为了守护传承百年的酒香,该院的检察官奔忙于主管部门和企业之间沟通协商,从整治经营环境到健全管理制度,再到酿酒技艺的改进,监督行政机关督促企业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有效保护了酿酒技艺的传承,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宝丰酒酿造技艺省级传承人卢振营感慨道:“一门技艺的传承靠一人或一家企业的力量是传承不下去的,宝丰县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有力促进了白酒市场的规范管理,这些都是对宝丰酒这个非遗文化保护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检察机关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我们将立足宝丰悠久厚重的文化,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依法能动履职,加大公益诉讼办案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协作,助推掀起全社会参与、全社会共同行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更强有力的法治保障。”闻延菲表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