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1-18 第08版:检察天地
| 大 | | 中 | | 小 |
|
|
“检察官+司法社工”
让“问题少年”
“脱胎换骨” |
|
|
作者:潘正军吴建俊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000 |
|
|
|
“多亏你们精心帮教,孩子才能走出阴霾,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如今他像换了个人似的,不但勤快,还很懂事,我们全家真心感谢检察官和司法社工……”1月12日,帮教对象小冯和姐姐将一面锦旗送到巩义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贺晓莹手中。 2021年11月底,小冯与几名同学临时起意,在一家店铺内盗取452元现金和价值1836元的香烟。该案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后,巩义市检察院检察官认为,小冯是未满18周岁的在校生,且认罪态度较好,盗窃数额较小,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决定附条件不起诉,并委托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轩合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小冯开展为期6个月的帮扶教育。帮扶过程中,检察官和司法社工发现,小冯沉迷网游,情绪烦躁易冲动,就与小冯及其监护人沟通,制定了包括志愿服务、法律知识学习、心理疏导等内容的帮教清单。随着帮扶教育不断深入,小冯不但成功戒掉了网瘾,还成了一名志愿者,主动利用周末时间从事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 “大多数未成年人犯罪都是由不良行为一步步演化并加重而来。我院积极开展精准帮教工作,通过教育训诫、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干预、细化帮教措施、公益活动等,联合公安、企业、社工组织等机构,合力扶正每一株‘长歪的小树’。”贺晓莹说。 据悉,巩义市检察院积极探索未检工作社会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机制,构建“检察+司法社工+N”体系(1个检察官全程监督帮教流程、1名司法社工全程进行精准帮教工作、N项帮教活动),通过专业化、制度化、精细化的帮教工作,切实完善未检工作的社会支持体系。 2022年7月4日,该院与轩合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举行司法社工服务项目签约仪式。轩合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指派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了解未成年人身心特点,掌握与未成年人沟通技能的司法社工,通过教育考察、心理及行为矫正、技能培训和公益劳动等方式,帮助帮教对象重新融入社会、回归家庭,实现专业化办案和社会化帮教的深度融合。检察官、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还利用寒暑假集中开设夏(冬)令营活动,让“缺课”的帮教对象“充好电、补足钙”。 “未成年人帮教领域还有很多空白,迫切需要制度化、专业化的帮教机制,以及全社会的重视和投入。目前,夏令营已经开办两届,为打开涉罪未成年人心门、重塑其品格打下了坚实基础。”贺晓莹说。 近半年来,巩义市检察院联合司法社工开展社会调查、心理干预等帮教活动60次,7名涉罪未成年人通过监督考察被附条件不起诉,重返校园或者走上工作岗位。 (潘正军吴建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