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1-12 第09版:天平专版
| 大 | | 中 | | 小 |
|
|
为了黄河奔腾浩荡 |
——郑州铁路运输法院集中管辖省内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案件工作纪实 |
|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岳明通讯员赵栋梁毛贝贝/文图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3075 |
|  | | 巡回审判 |  | | 审判现场 |
|
|
|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出了“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省法院经省委同意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决定2020年9月1日正式实施省内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由郑州铁路运输法院管辖郑州、开封、新乡、濮阳、安阳、鹤壁等6市黄河流域范围内的环境资源案件,以及黄河河务局申请执行的非诉行政案件。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复,2022年6月洛阳铁路运输法院撤销建制,省法院决定将该院所管辖的三门峡、洛阳、焦作等3市及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黄河流域范围内的环境资源案件一并纳入郑州铁路运输法院管辖。郑州铁路运输法院成功转型为跨行政区划管辖全省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案件的专业法院。 2020年9月1日至今,郑州铁路运输法院共受理涉及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案件1316件,占到郑州铁路两级法院环境资源案件总量2361件的55.7%,其中刑事案件518件、民事案件34件、行政及赔偿案件752件、非诉行政执行案件12件。案件涉及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3200只、珍贵濒危野生植物7450株、耕地1212亩、林地6305亩、立木蓄积1200立方米。 A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母亲河筑牢司法屏障 郑州铁路运输法院一是充分发挥刑事审判的震慑和教育功能,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犯罪,党组书记、院长张宗敏担任审判长审理封丘县某精细化工公司、徐某金等13人污染环境案,因为被告人将2800余吨有毒有害废液倾倒进黄河主河道造成污染,法院判处13人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该案被省法院作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发布;二是充分发挥行政审判的监督和支持功能,重点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以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依法支持依法开展的黄河清“四乱”、滩区迁建、耕地保护、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等重点工作和重大建设项目;三是充分发挥民事审判的救济和赔偿功能,妥善处理黄河沿线专项行动引发的民事纠纷,其中包括滩区鱼塘退出专项行动引发的民事案件15件,依法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四是充分发挥非诉执行的监督和保障功能,强制执行过程中,在“罚”与“治”中寻找平衡点,将重点放在有效恢复生态环境方面,通过延伸执行职能服务保障黄河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 B创新工作机制方法切实做到集中管辖便民利民 针对省内黄河流域跨度大,当事人应诉距离远、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高的问题,郑州铁路运输法院一方面全力配合上级法院探索“巡回审判+基地”模式,在台前、封丘、兰考、惠济等地建立4个环境资源巡回审判法庭,在濮阳渠村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大闸处建设了1个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开展巡回审判291案,坚持把庭审开在案发地、开在黄河岸边,就地解决争议、司法保护黄河“零距离”,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政机关、人民群众、学生3000余人次到庭旁听,既便利当事人诉讼,又方便调查取证,还有利于群众广泛参与,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警示一方”的宣传效果,把庭审开成教育引导沿黄人民群众保护黄河的生动课堂。另一方面通过科技赋能,大力推进网上办案。该院网上及跨域立案率达88.8%,开展网上阅卷156次、网上庭审635件。如2020年9月1日集中管辖实施当天受理的第一起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案件,就是由当事人所在地的范县法院利用“中国移动微法院”平台远程推送至该院,实现跨域立案,原本需当事人往返400多公里、至少一整天才能完成的立案程序,通过远程网上操作短短几分钟就得以顺利完成。相关新闻报道被最高人民法院公众号“智慧法院进行时”、省法院公众号“豫法阳光”采用。 C府院联动实质化解行政争议 郑州铁路运输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解决人民群众的合法合理诉求为导向,注重与行政机关常态化沟通协调,充分发挥行政机关资源丰富、方法灵活的优势,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和措施全面妥善解决当事人的实际问题,促进争议实质性解决,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共同做好与案件当事人的协调、调解工作,适用行政案件调解制度,就地化解信访隐患,避免群访情况的发生,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集中管辖以来,该院共通过协调、行政调解审结案件132件,占到所有行政案件的17.6%。 D延伸司法职能积极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集中管辖以来,郑州铁路运输法院定期向流域内各地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及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黄河河务等行政机关发送“环境资源案件季度通报”,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查找原因、补齐短板、堵塞漏洞,形成合力,通过发布典型案例,提醒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关注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以及案件审判动态,助力省内黄河流域各地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另外,该院在具体案件办理中,还针对所发现的环境资源相关职能部门在日常管理、执法办案、出庭应诉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发送司法建议39份,督促相关部门关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如受理的一批在邙山破坏耕地私建公墓的刑事案件,案件审结后向当地政府发出司法建议,提醒其重视该地区私建公墓的普遍性和顽固性,建议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排查,并做好被非法侵占农用地的复耕工作。当地政府对该院提出的司法建议十分重视,对相关问题积极整改,制定公益性公墓建设任务和时间节点,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项目,并将公墓乱象治理工作列入“把国家黄河战略中荥阳使命责任扛起来”的“六场硬仗”之一,坚持铁腕治理黑公墓,守护沿黄资源和生态环境。 E打造环资审判新高地为集中管辖提供郑铁经验 集中管辖后,郑州铁路运输法院相继统一了省内黄河流域各地刑事案件、行政案件的程序衔接、证据形式、证据标准等问题,并通过法官专业会议、审委会统一案件裁判尺度,有效保证了发生在省内黄河流域不同地方案件的同案同判,确保国家法律实施的严肃性、统一性,逐步树立了司法权威。该院荣立集体二等功,相关人员荣立个人二等功,荣获全国行政审判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9件环境资源案件被省法院作为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行政审判典型案例发布,12份裁判文书被省法院评选为优秀裁判文书一等奖4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5次,两篇调研成果分别被评为全省环境资源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 自三门峡入豫绵延711公里出境的黄河岁岁安澜,沿黄生态廊道蜿蜒逶迤,黄河湿地公园绿树成荫,候鸟变留鸟,飞临三门峡湿地保护区的白天鹅已突破万只,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沿黄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河南“对赌”黄河水质赢了山东1.26亿的“鲁豫有约”,一幅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画卷正在河南黄河两岸徐徐展开。这些莫不折射出郑州铁路运输法院新时代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省法院已经构建起了以流域、生态功能区为基础跨行政区划的18+1+1环境资源审判新体系。郑州铁路运输法院作为管辖全省近三成县市区环境资源案件的18个基层法院之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全面做好黄河流域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更大的贡献。 省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马跃生说:“省法院决定实施集中管辖省内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案件,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省委决策部署的重大改革举措。从郑州铁路两级法院的集中管辖实践来看,效果非常显著,既统一了司法裁判标准,又着力解决了人民群众诉讼便利的问题,保驾护航了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为省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司法保障。”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