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1-10 第08版:平安洛阳
| 大 | | 中 | | 小 |
|
|
栾川县以“河长制”促“河长治”绘就生态新画卷 |
|
|
作者: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554 |
|
|
|
近年来,栾川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河长制的六大任务,结合县域实际,突出重点,高位谋划,大力实施水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全面加强水环境质量监管,促进河长制工作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积极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河库管护模式,以“河长制”促“河长治”,实现了“一泓清水出栾川”的治理目标,有效改善了县域水生态环境。 1坚持“三级联动”落实“五位一体” 栾川县通过落实三级河长、河道巡查员巡河,河长制办公室督查“五位一体”巡河办法,强化各级河长责任,坚持主要问题亲自督办,以上率下开展巡河工作,坚持巡河发现问题是基础、解决问题是目的,先后制定出台巡河制度、考核验收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20余项河长制相关工作制度,形成了一套系统、详细的制度体系,使河长人人头上有压力,个个肩上有责任,确保“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2坚持高标准谋划落实提标扩面 坚持高标准谋划,一张蓝图绘到底。该县在河长目标设置上制定栾川标准,先后确定了多项具体目标:栾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Ⅱ类标准”,高于市定Ⅲ类标准;确保“全县不出现黑臭水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栾川县将河长制设置的标准由省、市确定的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提高到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将栾川境内的18条河流一并纳入县级河流,由副县级领导担任河长,乡镇又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增设了28条;为全县19座水库设立库长,将123条小微水体纳入河长制管理,实现了有水的地方都有人管。 3坚持机制创新落实部门联动 一是充分发挥“河长+”机制效能。2022年,河长办与栾川县检察院联合开展“益路淯行”淯河保护专项巡河行动,调查摸排沿河水环境管护情况,通过下发检察建议书、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联合行政执法等手段有效解决涉河、涉水疑难问题。二是加强河道巡查员管理。持续强化河道巡查职能,落实日上报制度。开展河库环境整治互评,每月一次互评,打通河道巡查最后一公里。三是突出部门联动,加强涉水问题原点排查整治。2022年7月,栾川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范进通,在巡河过程中发现有疑似侵占河道建鱼塘问题,立即启动“河长+警长”机制,召集所在乡镇河长和国土局、农业局等相关单位人员进行现场勘查,要求相关单位负责人依法履职,下发整改通知,使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4坚持生态修复落实基础建设 栾川县编制了《2022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实施方案》,先后实施县城、各乡镇、企业的污水处理、雨污分离等碧水蓝天净土工程45项;“山水林湖草”系统保护工程9项;绿色民生全覆盖工程5项;谋划实施2022年度四水同治重点项目8个;完成双堂沟水库、汉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庙子镇东沟河山洪沟治理工程;实施水毁工程修复项目共计23项;全面实施小流域“两清一护”综合治理工作,将全县56条1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河流全部纳入治理范围。各项工程项目的实施,为生态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5坚持督查督办落实监督问责 该县在开展日常巡查督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县纪委监委、县委县政府督察局的纪检监察监督作用,坚持重要问题跟踪督办。针对水污染、河道乱建、妨碍行洪以及各类交办问题逾期未解决等涉河突出问题,县纪委监委、县委县政府督察局及时介入,对问题跟踪督办,督促相关河长、单位落实整改,有力推动了涉河疑难问题解决。 水清岸绿生态美,流水泱泱白鹭飞。栾川县在实施河长制过程中的创新实践,主要在于:一是坚持以保护水生态环境为根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治理理念,为河长制取得实效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二是发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的推动作用,为河长制取得实效提供扎实的组织保障。三是坚持水岸同治、部门联动共治,为河长制取得实效提供具体的措施保障。(胡屹改/文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