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12-26 第06版:法治广角
| 大 | | 中 | | 小 |
|
|
漯河市郾城区坚持工作总基调高质高效促巡察 |
|
|
作者:张泽卿张争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954 |
|
|
|
自五届区委村级巡察工作开展以来,漯河市郾城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巡察提质增效“三度”工作法,切实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目前,该区已开展村级巡察两轮,覆盖村(社区)党组织48个,发现和反馈问题739件,移交问题线索79件,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民生问题150余件,切实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解决了一批村级“微腐败”和干部作风问题。 坚持边巡边改提升群众“有感度” “问题一线解决、成效一线检验”是郾城区委对巡察工作的要求。每轮村级巡察动员进驻后,被巡察村(社区)所在镇(街道)及时成立整改领导小组,把“边巡边改”作为“着力点”,把解决问题作为“落脚点”,与巡察组同责共担、同向发力,推动村级巡察“巡改”一体推进。该区积极探索“一线”工作法,利用进村入户时机,向群众发放联系明白卡1.8万余张,进一步扩大了巡察工作政策宣传覆盖面和知晓率。在五届区委两轮村级巡察中,该区下发《立行立改通知书》9件、《边巡边改交办单》19份,推动解决了李集镇陈刘马村坑塘水体黑臭、村内游园脏乱差等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45个,实现了巡察“前半篇文章”与“后半篇文章”的有效衔接,群众“有感度”得到有效提升。探索“未巡先改”提升成效“倍增度” 郾城区委巡察机构对每轮巡察村(社区)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和分析研判,下发“共性问题清单”,以便对照自查自纠,推动共性问题及时整改、提前整改。该制度实施以来,先后规范完善工作程序30多项,解决群众身边的困难和问题120余项。 以巡中行业性问题为重点,深入推行“双交办”制度。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对问题进行系统性、行业性整改,切实发挥“未巡先改”整改落实效应。强化“边巡边查”提升巡察“震慑度” 巡察期间,该区以巡中问题线索交办为重点,强化巡察机构与纪检监察部门沟通配合,充分发挥巡察震慑作用;对初步发现、可查性高的问题线索,监督检查室提前介入;对精准研判后符合条件的线索,及时移交纪委监委;核查后符合立案条件的,立即启动立案程序,快查快审快结,提高线索办理的时效性。在巡察期间向被巡察党组织通报,推进“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扩大巡察线索查处的震慑效应。 强化以巡促治作用,针对线索涉及重点领域,由区纪委监委牵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专项行动开展有效治理。 (张泽卿张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