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12-26 第05版:法治论坛
| 大 | | 中 | | 小 |
|
|
能动履职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践与成效 |
|
|
作者:□雷韶南杨林霈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520 |
|
|
|
近年来,新野县人民检察院深入落实“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万人助万企”活动有关要求,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在服务民企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精准发力,探索完善平等保护、主动服务的方式途径,细化优化服务措施,积极构建“亲清”检企关系,切实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检察服务和有力法治保障,工作经验先后被《检察日报》《法治日报》《河南法制报》予以报道。 坚持目标导向观念引领,打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动仗 一是更新司法理念。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握目标要求,牢固树立企业为王、服务至上、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二是明确工作重点。结合新野经济发展实际,出台《服务企业发展护企、助企十条措施》,突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落实“少捕慎诉慎押”理念等重点,护航企业健康发展。三是细化护企措施。根据新野“一主一新一特”和食品加工产业分类体系,制订分类服务实施方案,班子领导带头分包联系企业,为企业提供特色化、精细化检察服务。 完善问题导向服务措施,搭建检企交流线上线下双平台 一是“面对面”问需问计。将每月16日设为企业服务日,检察官深入企业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经营、安全生产和职工权益保障等问题,针对企业不同的法律需求,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在充分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新野县人民检察院先后制定了十余项服务企业制度,内容涵盖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建立服务企业资深检察官咨询团,党组成员分包联系企业,服务科技创新等,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针对性的制度保障。今年以来,检察官共实地走访企业50余家次,帮助解决各类问题15件。今年7月,针对走访发现的新野康园纺织公司门前道路坑洼不平、影响货物运输的情况,检察官及时与乡镇政府、县公路局协调进行道路修补。二是“定制化”法治宣传。依托非公企业法治教育基地,设置党建引领、依法治企、警钟长鸣等版块,采取自由结合的方式为企业量身定制普法菜单。基地建成以来,共有60余家企业1400余人次先后到基地参观学习,基地被评为全省优秀法治教育基地。三是“一站式”窗口服务。结合“万人助万企”“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等活动,利用12309检察服务中心、服务热线、“两微一端”等平台,打造全方位、一体化检察服务窗口,第一时间回应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难纾困。 加强效果导向机制保障,实行涉企案件监督管理全覆盖 一是建立涉企案件优先、快速办理机制。持续深入开展打击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涉企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挂案清理等专项活动。加强涉企案件全流程管控,细化受理登记、分流办理、强制措施适用等流程,实行专人专办、依法快办。对4件6人涉企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依法提出民事再审检察建议11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二是建立办案影响评估机制。对涉企案件逐案逐环节进行办案影响评估。同时,加强涉企案件法律审查,对涉嫌犯罪的企业负责人坚持少捕慎诉原则,对社会关注度高、重大疑难复杂的涉企案件,通过检察官联席会、请示报告、公开听证等形式,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避免人为因素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三是建立法治教育和跟踪回访机制。实行涉企案件跟踪回访,对办案人员影响企业合法经营的行为进行追责问责。加强对涉案企业及企业涉案人员的法治教育,做好释法说理,帮助企业完善机制、堵塞漏洞。四是建立涉案企业合规审查机制。与县工商联牵头成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委会,完善第三方人才库,规范工作程序,增强监督评估效果,促进涉案企业守法经营。 下一步,新野县人民检察院将坚持以法治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为目标,进一步延伸检察服务、提升办案质效、释放监督效能,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高质 量检察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者单位分别 为:新野县人民检察院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