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12-08 第15版:法治广角
| 大 | | 中 | | 小 |
|
|
监管平台为“未检”注入新基因 |
|
|
作者:李柯颖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510 |
|
|
|
本报讯近日,在汤阴县检察院正式启用非羁押强制措施监管平台后,该院第三检察部在全市未成年人犯罪检察业务中率先适用,丰富了汤阴县未成年犯罪检察的非羁押措施监管手段,为“未检”工作注入了科技新基因。 “犯罪嫌疑人董某,请按照以下步骤先扫描二维码再收藏小程序,完成注册认证和登录……”这是检察官在办理取保候审过程中的一幕。该院对在办的所有非羁押直诉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借助非羁押码的运用和非羁押监管平台的支持,开展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后的电子监管。检察官通过手机扫描监管后台二维码,就可以在手机端远程监控被监管人每日行动轨迹,打卡情况并就外出审批、日常传唤、通信联络等开展线上工作。该系统集成覆盖全国的电子围栏和重点监管区域等预警功能,并根据非羁押人员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的行为动向,对其现实表现进行综合研判评估,自动生成阶段性的表现得分,并按照风险等级呈现绿、黄、红三色监管码,分级进行动态监管。 “在非羁押强制措施监管平台的运行上,我们紧跟全院步调,并做到在全市未检条线率先推动适用,将被动接收非羁押人员信息转变为主导获取、主动监督,强化了检察监督主动性,提升了非羁押措施监管质效。”该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刘亦浓说。 (李柯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