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2-09-08 第12版:平安三门峡
| 大 | | 中 | | 小 |
|
|
以平安建设支撑县域高质量发展 |
|
|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马建刚通讯员王涛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408 |
|
|
|
渑池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县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确立高质量建设“文化渑池、生态渑池、活力渑池、平安渑池、幸福渑池”的发展目标,将平安建设作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支撑,紧扣“化存量、控增量、防变量、提质量”中心任务,创新开展工作,多措并举、标本兼治,县域治理稳定和谐,平安基础坚实巩固。 数说平安 2021年,该县“三零”平安村达标率79.24%,“三零”平安企事业单位达标率97.36%,圆满完成年度“三零”平安创建任务。今年以来,该县刑事案件同期下降22.33%,治安案件同期下降5.4%。 树典型聚合力展形象全面培树社会正气 把榜样典型树起来。县乡两级齐抓,各行各业联动,坚持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好支书、好党员、好乡贤、好儿女等模范人物。目前,1200余人的模范群体,已成为基层平安“德治”的榜样支撑和道德力量。 把老同志的作用发挥出来。让老同志心有归属、身有事做、发光发热,坚决不做矛盾制造人、事态激化人,积极争当政策宣导者、隐患化解者、稳定维护者。 仰韶镇建立“导师制度”,返聘已离任的张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某为“支书助理”,开展“一对一”结对帮带活动,进一步充实基层治理力量。 把全社会的力量凝聚起来。长期开展“我为渑池代言,争做渑池名片”等主题活动,讲好渑池故事,传播渑池声音,展示渑池形象,汇聚起爱家乡、赞家乡、建家乡的强大共识和蓬勃力量。 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主动防控风险隐患 自2021年9月起,在全县各行业各领域,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排查并整治各类风险隐患9964个。为防止“不想查、不愿报”,在各单位自查的同时,采取“电视问政”媒体监督方式,倒逼风险隐患浮出水面。在3个乡(镇)负责人被问政问责后,一些“不想说、难整改”的问题“乖乖” 列入了台账,为全面起底问题、做好“三零”创建打牢了基础。为避免“报不清、判不准”,专门组建重点行业领域专家团,确保问题识别精确、归类准确、处理有效。例如,针对专家组发现的问题,随即启动预警机制,由分管县领导带队下沉,主动与群众见面座谈,解释政策,说明情况,及时消除隐患。 办听证求公正解心锁着力破解信访难题 如何防止信访“疑难杂症”演变成社会“燃点爆点”?该县积极探索信访积案“阳光听证”制度,多方参与、公开会诊,化解信访难题,增进干群关系,增强政府公信。今年以来,已经召开11期听证会,其中县委书记谢喜来全程参加5期。为了全面打通问题化解的“最后一厘米”,针对信访人、承办单位和听证员提出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办结,不能现场解决的,确定办理标准、压实部门责任,限时解决,最大限度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确保听证一次,销号一件,真正实现停访息诉。今年2月17日,针对群众多次反映的“某小区项目规划设计方案问题”,组织了信访工作联席听证会。信访人郑某等人当场表示,通过这样的听证会,真正感受到县委、县政府和县领导对老百姓的关心爱护,也终于明白自己对相关政策的理解有偏差,之前的一些诉求并不是完全合理合法的,对处理结果很满意,并承诺回去后会积极做好其他群众思想工作。 渑池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永全告诉记者,下一步,渑池县将加快打造县域风险隐患动态管控数字化平台,加强各级各单位风险隐患动态排查力度和协调管控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县“智治”现代化水平,努力开创一条具有渑池特色的平安建设之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