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2-06-13
2022-06-13 第03版:法眼观澜 大 |  中 |  小 

严查带货让医生直播回归科普初心

作者:□董景娅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629
    近日,国家卫健委、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印发通知,要求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身份之便直播带货。
    近年来,互联网平台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不少医生“大V”、科普博主。他们在平台上认证的身份往往是某医院的医生,通过直播讲解医学知识、健康常识,起到了良好的公益科普效果。但在利益的驱使下,有的医生开始“流量变现”,打着科普的旗号卖起了养生茶、减肥茶、保健品等,这就不得不让人警惕。
      必须承认,相比明星、网红,医生职业身份的加持以及其医疗单位的背书,往往让消费者对其科普内容、带货产品更加信任。其实,医生直播带货,与其说卖的是货物,不如说售的是医生的“名”;消费者买的不仅是“货”,更是医生的专业能力和其背后医疗机构的权威。国家严查医生直播带货,恰逢其时,非常必要。否则,一旦出现误导消费者甚至造成伤害消费者的情况,会使本就紧张的医患关系更加紧张,最终,整个社会都要为之埋单。
    健康科普是医生的职责,但绝不能打着健康科普的名义直播带货。医生开设直播账号,一旦使用机构身份,直播活动就与机构有关。对于医疗机构来说,要加强对有关工作人员的日常监督管理,规范相关直播行为。相关平台也要进一步加大对涉医直播的巡视检查力度,对直播内容的准确性与规范性进行监管,对违规直播及时停播、销号。要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身份之便直播带货,及时堵住“职权变现”的后门,让医生直播回归到医学科普的正途上来,永葆治病救人的初心。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