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7-29
2021-07-29 第06版:河南省防汛救灾中的政法担当 大 |  中 |  小 

民警张立恒不凡从警路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 陈亚洲通讯员李轶昂/文吕志/图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485
    张立恒给群众做调解工作
    他是犯罪分子的“克星”,是辖区群众平安的“守护人”。从警15年来,无论在哪个岗位、角色如何转变,他始终怀着对党、对人民、对公安工作的赤诚之心,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敬业忠诚、公正执法,在公安基层一线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履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他连续两年被省公安厅授予“中原卫士”荣誉称号。他就是舞钢市公安局八台派出所民警张立恒。
聚力主业 守护一方平安
    从警以来,张立恒秉承对工作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以所为家,冲锋在前,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侦破一起又一起大案要案和关乎民生的小案,为辖区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9年8月,八台派出所频繁接到辖区电动车被盗的警情。电动车被盗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张立恒立即深入辖区调查走访展开侦查。几天摸排,张立恒发现一条重要线索,循迹追踪到舞阳县。经过连续三天的明察暗访,张立恒与其他侦查民警将正在舞阳县一旅馆内吸食毒品的3名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并连夜带回舞钢讯问。3名犯罪嫌疑人在铁的证据面前低下了头,供述了在舞钢市、舞阳县、叶县等地疯狂盗窃电动车的犯罪事实。该案的侦破成功带破其他案件19起,追回被盗电动车12辆,最大限度地为人民群众追回了损失。
心系群众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为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张立恒从“一村一警”工作实际出发,主动延伸服务触角,深入村里、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开展入户走访和法律法规、防诈知识宣传工作,深入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2019年11月,张立恒在入村走访时,了解到辖区马庄村村民高某户籍年龄与真实年龄不符,足足小了五岁。经了解,早在1989年时,因当时基础信息档案不健全,村里统计村民信息时弄错了。因年龄有误,高某要比别人晚5年才能领取补贴,很多待遇也享受不到。获悉情况后,张立恒12次深入村委调查核实,查找高某原始户籍信息,并找到与高某一起长大的村民收集资料,后经市、县两级户政部门层层审批,最终高某户口信息得以更正。
    每当张立恒来到村里,村民们都会主动搬来凳子,耐心听他讲政策、讲法律,张立恒也会坐下来认真地听群众的诉求。他已成为村民的“老熟人”“贴心人”。
扎根基层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每化解一个矛盾,社会发展的根基就会更稳一点,我们与群众的感情也会更深一些。”张立恒常说。为进一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张立恒在工作中紧紧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工作原则,结合辖区实际,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辖区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
    经常在外做生意的八台镇井刘村村民刘某回到家中发现,自家大门口路南某村民栽的一棵小树正对着自家大门,便将其拔掉。随后,两家因为这棵树大打出手,矛盾瞬间激化。张立恒了解情况后,多次奔走于两家,从法理到人情,从邻里到社会,促使两家最终消除积怨。
    八台镇曹姚村村民张某,因把自己家的北大门改成了东大门,需要重新修一条路才能通行。邻居支某知道后死活不同意,还将垃圾堆放在张某家门口。两家矛盾就此激化,并发生互殴,均造成轻微伤。张立恒决定“冷处理”,让两家人先养好伤,待时机成熟后分头调解,将一方的调解意见巧妙地传递给另一方。几轮调解之后,两家人终于冰释前嫌。
    据悉,张立恒自担任社区民警以来,已先后成功化解邻里纠纷900余起。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张立恒15年如一日扎根基层,默默坚守岗位,以满腔的热情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守护着一方平安,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壮丽赞歌。谈及未来,张立恒坚定地说:“我会继续干好本职工作,继续当好群众平安的‘守护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