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7-27 第05版:救援一线
| 大 | | 中 | | 小 |
|
|
“我是党员,我先上!” |
郑州消防金水南阳路站“党员突击队”紧急营救被困群众 |
|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王圆圆通讯员郭琳/文图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255 |
|  | | 救援现场 |
|
|
|
“快看!有光!有人来救我们了!”7月20日,郑州地铁5号线被雨水倒灌隧道后,作为首批到达地铁隧道的救援力量,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金水大队南阳路站“党员突击队”15名消防员翻越近两米高的铁丝网,跨过300米湍急洪流……紧急救援5小时。 “快看!有光!” 持续的暴雨让地铁5号线内部进水严重,被困在车厢的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水位上涨,从脚踝到胸口。和水位一起猛涨的,还有人们的窒息感。这时候,至暗的地铁站内,几道光扫过,人群中有人哭泣尖叫:“快看!有光!有人来救我们了!” 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金水大队南阳路站政治指导员殷全铭带领14名消防员抵达现场,展开救援。而不为人知的是,这次救援行动的背后,实则历经艰辛,惊心动魄。 沙口路地铁站作为隧道内被困列车的上游车站,位置特殊,所有通往沙口路地铁站的道路均需通过涵洞,所有涵洞均被淹没,最大水深10米。殷全铭带领队友们绕道找路,翻越近两米高的铁路铁丝围墙网,蹚水跨过100米湍急的洪流……终于抵达现场。当手电照射到第一个被困人员时,激动不已的不光是被困群众,还有赶去救援的年轻消防员们。 “踩着我的肩膀过!” 殷全铭和队友们到达地铁隧道时,隧道内水深已到胸口,水流湍急,被困群众拥挤在隧道边缘的台阶上。狭长的台阶宽度不足一米,行走时本就难以维持平衡,加上被困人员苦苦维持的精神和体力状态已经接近极限,许多人甚至已无法自行站立。 殷全铭带领队友果断跳入水中,用身体为被困群众筑起一道“人肉防洪墙”,挡住湍急的流水。在火速固定好绳索后,他和队友们引导被困人员抓扶支撑,向外疏散。当看到有群众无法顺利行进时,殷全铭大声向群众呼喊:“快上来!踩着我的肩膀过!” “有人来了!” 第一批群众成功救出后,他命令几名队员引导已经疏散出的群众与外围救援人员对接,自己又带领其他队员继续逆行深入200余米,逐个车厢救援剩余被困群众。 网友“奇迹奇缘”回忆自己被救经历:“车顶传来了救命的脚步声——有人来了!消防队的叔叔在使劲砸车厢的玻璃,一下、两下、无数下,终于砸开了两扇玻璃,有空气了,我们可以恢复呼吸了!” “你们快上来!站水里危险!” 殷全铭带领队员们对每一节车厢仔细查看、搜救,疏散受困群众。 由于疏散可用的隧道台阶狭窄,在向深处救援探索时,殷全铭和队友们为了保证群众顺利疏散,没走台阶,一直逆行在水流湍急的轨道地面,水深几乎到胸口。 “你们快上来!站水里危险!”人群中有人对他大喊,但他和队友顾不得那么多。 殷全铭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十分感动:“我们原本是去救人的,我们救助的群众也在想着我们,不愿我们再遇到危险。” “我是党员,我先上!” 感动有很多,作为消防站内的党支部书记,殷全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出发前有14名队员主动请命:“我是党员,我先上!”于是,这支由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党员突击队”,在殷全铭的带领下,成为第一批到达地铁隧道现场的救援力量。 从7月20日21时13分到次日凌晨2时10分,在5小时的紧急营救中,前往救援的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的“三股力量”,共营救疏散被困群众300余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