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4-21
2021-04-21 第16版:追寻初心 中原记忆 大 |  中 |  小 
郑州二七纪念塔让我们铭记——

京汉铁路工运风起云涌上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马国福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650
阅读提示
    郑州市二七纪念塔建于1971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内陈列有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近日,河南法制报  记者到这里缅怀先烈,聆听工运故事。
名称由来 
   二七纪念塔共14层,塔式新颖、独特,雄伟壮观,具有中国民族建筑的特点,钟楼上高矗一枚闪闪发光的红五角星。塔的底层大门上方有“郑州二七纪念馆”牌匾。看到二七纪念塔的外观,记者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二七纪念塔序厅一面墙上的浮雕,展现的是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争人权、争自由举行大罢工的场景。“它反映了京汉铁路工人在当时黑暗的社会背景下,不畏强暴,团结互助,争取人权和自由。”郑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三处处长朱建新告诉记者。
    记者发现,二七纪念馆内有很多铁路元素,比如走廊中的铁轨扶手、窗雕等。郑州二七纪念馆学术研究部主任庞倩华说,这些都配合了纪念馆的展览主题。
苦难生活
    “京汉铁路(原名卢汉铁路)从1898年年底开始修建,历时8年,几经波折,于1906年4月1日建成通车,全长1214公里。”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唐金培告诉记者,“京汉铁路穿越我国中原腹地,沿线有丰富的矿藏和农产品。方便掠夺我国的宝贵财富正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修建京汉铁路的主要目的。”
    当年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贫苦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了生存,纷纷到铁路上找碗饭吃。记者从京汉铁路工人的劳动时间表上不难看出,他们每天劳动12至17个小时,仅挣两角钱。而一个总工务段段长每月工资高达1300元。工人如果违反工厂的规定,还要被罚款、殴打甚至开除。
曙光初现 
   “1920年10月,李大钊、张国焘、罗章龙、张申府、邓中夏、刘仁静、高君宇等人在北京建立共产党小组。”唐金培说,“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北京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成员、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赵子健,于1921年1月奉命到郑州创办铁路职工学校,并任代理校长。该校校址在湖北会馆(今郑州市三益街小学北院),因铁路工人白天要上班,只好在晚上上课,故称工人夜校。1921年3月,李大钊到郑州指导工人运动时,还为工人夜校的铁路工人讲过课。”
  “为更好地组织发动工人开展革命运动,以邓中夏为主任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于1921年8月成立,李大钊担任北方区分部主任。1921年9月,由高斌等48位夜校学员发起的郑州铁路工人俱乐部在郑州成立。”唐金培对记者说,李震瀛当时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干事兼《劳动周刊》编辑,1922年春被派到郑州开展铁路工人运动。1923年初,李震瀛参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任总工会秘书长。
成立大会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22年底,京汉铁路16个分工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庞倩华指着一幅图片说:“京汉铁路总工会第二、第三次筹备会在此召开,并决定当年2月1日在郑州普乐园(今钱塘路二七纪念堂)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此举吓坏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吴佩孚。”1月30日,吴佩孚让筹委会派代表赴洛阳谈判,同时密电驻郑十四师师长靳云鹗严密防范,对总工会成立大会进行阻挠和破坏。工人代表杨德甫、史文彬等5人赴洛阳谈判无果返回郑州,决定成立大会按原计划举行。
    1923年2月1日清晨,各地代表1000多人从郑州车站出发,向总工会成立大会会场——普乐园挺进,行至钱塘里(现钱塘路)北段时,突然被军警阻拦,双方僵持。最后,代表冲破军警阻拦,砸开铁锁,冲进会场。
    郑州分工会委员长高斌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开始,参加成立大会的共产党领导人有张国焘、包惠僧、罗章龙等。
山雨欲来 
    反动军警包围会场,殴打工人,破坏大会,驱逐代表出境。
    当年2月1日晚,京汉铁路总工会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决定2月4日举行全路总罢工。
    当年2月4日上午9时,高斌拉响了京汉铁路大罢工的第一声汽笛,揭开二七革命斗争的序幕。郑州成了这次大罢工的主要策源地。在3个小时内,京汉铁路从南到北1000多公里,两三万名工人进行了总同盟罢工。
    面对工人的罢工,敌人出动全副武装的军警,在长辛店、郑州、江岸等地对罢工工人进行大逮捕和血腥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