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4-21
2021-04-21 第07版:环境保护 大 |  中 |  小 
内黄县陶瓷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传统粗放到绿色高效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王建芳特约记者李真张晓霞/文图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2226
    位于内黄县的中原陶瓷博览城
    内黄县陶瓷园区某企业生产车间
   走进内黄县陶瓷产业园区,宽阔平坦的瓷都大道贯穿园区南北,路两旁一排排垂柳、大叶女贞、海棠等绿植高低相间,随风摇曳;一辆辆洒水车不间断作业,路面干净整洁;一排排现代化厂房布局规范,一条条陶瓷生产线宛如长龙,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货车川流不息……
1科学决策强力打造“中原瓷都”
    内黄地处豫北平原,是农业大县,地上无山、地下无矿,工业基础薄弱,财政收入较低。
    2009年,该县审时度势,紧紧抓住国内陶瓷产业转移的机遇,坚持以情招商、以商招商、以环境第一招商,大力发展累计引进投资近百亿元的陶瓷产业,仅3年时间,一个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的陶瓷产业园区拔地而起。从福建、广东、山东等地引进了第一批总投资近100亿元的40多家陶瓷企业,该县一跃成为中原最大、全国知名的陶瓷生产基地。
    为顺利推进“中原瓷都”建设,该县把服务环境作为“生命工程”去对待。该县坚持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制度,对项目手续办理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全程代办,做到服务“零距离”、处理问题“零差错”、工作效率“零投诉”。
    为了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该县12名县级领导干部坚守在项目第一线,深入到群众家中讲政策、讲道理,把办公室搬到分包工地,把建设现场当成家。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拼搏精神,该县7天完成了400亩的征地拆迁任务;60天的时间,围墙建好,厂房竣工,设备进厂。
    第一批投资商看到该县营商环境这么好,建设速度这么快,各项服务这么优,便主动与亲朋好友联系,介绍更多的人到该县投资,掀起了以商招商高潮。该县又先后与闽清、福清和长乐等地客商签订了22条生产线。
    为助推陶瓷产业做大做强,该县规划建设了集产品研发、展示交易、物流配送、质量检测、管理服务为一体的中原陶瓷城,建成了河南省陶瓷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推进该县陶瓷产业由简单的工业生产向集研发、生产、检验、销售、展览、集散于一体的陶瓷商业市场转型,全力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营销基地,把该县打造成为立足河南、辐射中西部的“中原瓷都”。
2凤凰涅槃产业转型升级后提质增效 
   在随后的几年间,该县陶瓷产业始终保持强劲发展态势,每年都有一批项目落地建设,每年也都有一批生产线建成投产。2009年,中福陶瓷、日日升陶瓷、新明珠陶瓷、福惠陶瓷入驻;2010年,新南亚陶瓷、嘉德陶瓷、欧米兰陶瓷入驻;2011年,东成陶瓷入驻;2012年,新喜润陶瓷、新时代陶瓷、浩池再生资源入驻;2013年贝利泰陶瓷、新顺成陶瓷、日日顺陶瓷、朗格陶瓷入驻……
   但是,随着“中原瓷都”的做大做强,随之而来的环保问题也日益突出。2018年4月19日,媒体报道了该县陶瓷产业园区有关环境污染问题后,该县县委、县政府深刻反思,陶瓷产业必须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针对园区污水管网不完善、管理标准不高、生活污水直排等问题,强力推进陶瓷产业园区提标治理、转型升级。
    该县县委、县政府抱定“宁可让陶瓷企业伤筋动骨,也要让陶瓷产业脱胎换骨”的决心和信心,制订了《内黄县陶瓷产业园区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强力推进陶瓷产业园区提标治理、转型升级。同时,该县邀请清华大学、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的专家团队,对11家陶瓷企业进行环保“诊治”,综合施策。
   该县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县各陶瓷企业先后投入资金2亿多元,全部建设了密闭料仓,实现了原料破碎传输密闭运行;加装自动喷淋、喷雾装置,有效控制了料仓扬尘;对企业废气收集处理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安装污染排放在线监测装置;规范管理煤焦油的收集、存放、转运过程,杜绝煤焦油、酚水混入雨水管网。
    在水污染整治方面,该县克服财政困难,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陶瓷园区污水处理厂,彻底解决了园区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如今,该县陶瓷企业全部实现雨污分流,生产废水循环利用零排放;园区所有生活污水排入污水管网,然后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
    此外,该县又投入500万元,对陶瓷产业园区硝河河道进行清污、清淤,确保硝河水质稳定达标。
3阔步向前走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以往,大家心目中的陶瓷生产企业车间里弥漫着滚滚扬尘,脚下是厚厚的粉尘。如今,走进安阳贝利泰陶瓷有限公司,你会看到,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干净整洁,整个厂区在明媚的春光中,鲜花绿草,假山池塘,可谓是一步一景。
    该公司总经理黄星瑜自豪地说:“我们生产中使用的燃料为清洁能源天然气,车间内的空气按办公室标准管理。”在公司的循环水处理池前,河南法制报记者看到,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里,金鱼正在悠闲地游动。“我们的工业废水通过循环水处理池进行沉淀,废水通过膜式渗透法处理后,主要指标能达到V类地表水标准。”黄星瑜说。
    该县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陶瓷企业已牢固树立了“环保综合治理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理念,在全国同类产区中位居前列。
    并且,该县还规划建设了陶瓷园区清洁燃气集中制气项目,项目总投资10.3亿元,可为园区所有企业供应清洁工业燃气,是推动该县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项目投产后,将淘汰园区42台陶瓷企业自备的固定床煤气发生炉,每年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近900吨,将大大改善区域空气质量。该项目建设已进入尾声,将在4月底调试设备。
    谈到未来发展,该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内黄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好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道路,全面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从而有效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标,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将内黄县陶瓷产业园区打造成全国陶瓷产业的名片。”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