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1-03-29 第04版:河南政法英模先进事迹报告摘登
| 大 | | 中 | | 小 |
|
|
行走在生死之间 |
|
|
作者:□宣讲人:河南省公安厅王百姓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2557 |
|
|
|
王百姓 中共党员,全国知名排爆专家。1969年参军,1985年转业到河南省公安厅,先后参加了国内数起特大爆炸案件的侦破和重大事故的查处工作,排除爆破装置和哑炮1100多个,是目前唯一没有伤残,不曾发生过任何事故的排爆专家,被评为“全国劳模”“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入选“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19年12月12日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王百姓,是公安战线上的一名老兵,1969年参军,1970年入党,1985年转业到河南省公安厅,2012年退休。这些年,我先后排除各类炮、炸弹两万多枚,不知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98年,郏县发现一枚汽车炸弹。这种炸弹在我省是首次发现,在国内也十分罕见,而且犯罪分子还没有归案,也可能就在现场附近,如果他在我排爆期间按动遥控开关,我就完了。我让拍照录像的同志在远处为我拍照,万一出事了,一是给家人留个交代,二是给后人留个资料。在场的很多人流下了眼泪。经过两个小时的操作,我终于将炸弹成功排除,四周响起热烈的掌声。 多次赴外省成功排爆 2002年,河北磁县发现一枚巨型航弹,许多排爆人员都无能为力,当地只好雇用两名村民在附近搭窝棚日夜看守,这一看就是两年。2004年,河北省公安厅通过公安部向河南省公安厅求援,我奉命赶往河北。到现场一看,我大吃一惊:航弹如此之大,周围环境如此复杂。但排爆工作是我的天职,我们总不能让农民兄弟世世代代看下去吧。我采取种种安全防范措施,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将这枚航弹销毁。河北省邯郸市政府派人送来锦旗,上写着“排爆成功显神威,百姓美名传河北”。 面对争议尊重事实 在工作中,除了危险,我还常遇到自己的判断与领导或专家意见相悖的情况,每次我都选择尊重科学,尊重事实。2001年3月6日,江西省万载县发生一起恶性爆炸事件。爆炸发生后,相关部门进行调查,认定是当地村民李某某所为。有人对调查结果提出质疑,公安部再次派专家调查组前去调查。到现场后,我翻阅大量资料,认真勘查现场,很快对案情有了判断。当时,我很为难:一旦我的判断与之前的结论不一致,会有许多人非常难堪。但作为一名警察,我必须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必须对党和人民负责。我对原来的结论提出了12个疑点,公安部带队的领导郑重地问我:“老王,你有没有把握?”我斩钉截铁地说:“错不了,这个事我可以拍胸脯。”事实证明我的结论是正确的,这不是一起人为的案件,而是一起安全生产爆炸事故。至此,专案调查终于画上句号。 研究成果为国争光 为了确保每次工作都能安全无误,我在已掌握的爆炸知识的基础上,刻苦钻研,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有些被作为公安院校教材使用。特别是我总结出来的“猛炸药爆炸瞬间不能引燃汽油及可燃物”这一论断曾在美国排爆界轰动一时。有一次, 我参加中美防爆技术访问团,代表中方在洛杉矶提出这一论断。当时,光凭理论推理,没能让“洋专家”信服,一些美国警官站起来大喊:“NO!”我不慌不忙,连续做了多次实验,每次都获得成功。美国同行不得不点头称是,对中国防爆界刮目相看。 面对妻女心怀愧疚 我退休后,每当各地遇到困难向我求援,我都毅然前往。有人说:“老王,算了吧,一旦错了,毁了自己一辈子英明。”但我并不考虑这些,只要人民需要,我都认真地干。退休后这几年,我先后到省内外排除销毁各类炮、炸弹5000多枚。 2013年,山东东阿县发现一枚混凝土炸弹,很多排爆人员束手无策,山东省公安厅向我求援。到现场后,我发现那是一枚铁桶式混凝土炸弹,排除难度极大。我在地上挖一个沟,上面铺上钢板,趴在钢板上操作,这样万一发生爆炸,不至于分尸,我绝不能让我的老伴和女儿掂着编织袋去捡我的尸块。经过5小时操作,我终于将炸弹拆除,该案随后侦破。山东的同志纷纷说:“河南人真行,好样的。” 说句心里话,每次完成排爆任务,我都会后怕好几天。我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我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有妻子、女儿。每当接受排爆任务,妻子都在我的行囊里放两个苹果,预示着平安。我离家时,她总说:“完成任务打个电话。”女儿也紧紧拉着我的手不愿让我离开。在侦办河北石家庄一起爆炸案时,因为连夜开会研究案情,我忘了给家里打电话,结果妻子和女儿整整等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女儿拨通了我的电话,哭着说:“爸爸呀,你为啥不给俺妈打个电话,让俺和妈妈一夜没有睡觉。”听到女儿的哭声,我也哭了。女儿长大后,明白我从事的是一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职业,变得心事重重。她上中学时,班主任拿着刊登着我照片的公安月刊对学生们说:“请你们猜一下他是谁。”在老师讲述我的故事时,女儿趴在桌子上哭了。我在家时,一有空,女儿就要和我照相。有一次,她含着泪对我说:“爸爸,我一直保存着咱俩最近的合影!”我轻轻地拍着她的头说:“闺女,为啥?”她说:“我怕。”我说:“你怕啥呀?”她含着眼泪再也说不下去了。我明白女儿的心思,她担心有一天我会一去不回啊!但是,每当接受任务,我就义无反顾地出发,早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没有任何理由打退堂鼓,也没有任何理由当逃兵。 不忘初心书写忠诚 很多人都说,王百姓是幸运的。说我幸运一点也不假,很多同行在排爆中牺牲或致残,但我还幸运地活着,这幸运常常使我对同事、对战友、对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深怀感激,对已牺牲的战友也更加怀念。让我难忘的是2003年12月16日,三门峡民警任俊卿在排爆时发生爆炸,当场壮烈牺牲。我去参加他的遗体告别仪式,看到挂在殡仪馆的挽联,上联是“为人民排隐患粉身碎骨”,下联是“惊天地泣鬼神英灵长存”。我想,如果我牺牲,这挽联挂在我的遗像前也同样适用。“这里危险,你们快离开。”这是任俊卿牺牲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可以这样说,排爆人时时命悬一线,老百姓才能天天平安。为了人民的安全,在生死关头,我们能挺得住、冲得上、豁得出,用生命和鲜血书写忠诚。正像习主席讲的那样,警察这支队伍是最能战斗的一支队伍,他们时时在流血,天天在牺牲。有人问我到底图什么。我不图什么,只是因为头顶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国徽,所以才把家人的担忧、战友的期盼,一肩担起。面对党和政府的重托,面对亲人的理解和支持,面对群众的赞誉,我依然是那句话:“报答人民养育情,不忘初心写忠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