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1-01-13
2021-01-13 第05版:民法典 大 |  中 |  小 

民法典是治国安邦的基础性法律

作者:□郑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申惠文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72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民法典是治国安邦的基础性法律,是民事法律的基础,是法治建设的基础,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是国家治理的基础。
    民法典是民事法律的基础
  民法典确立了民事法律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基本规则,全面列举了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全面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制度和民事责任制度。公司法、证券法等商事特别法,都要根据民法典进一步修改完善。
民法典是法治建设的基础民法典规定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具有目的性和终极性。依法行政的“法”包括民法典,全面实施民法典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实践中,行民交叉、刑民交叉案件的解决,要以民法典为基础,坚持民事权益保障优先的理念。
    民法典是社会治理的基础
  民法典充分保障个人领域的权利和自由,明确保护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各种人格权益。民法典充分保障家庭生活和谐稳定,规定了结婚、离婚、收养、遗赠等制度。民法典充分保障经济生活的繁荣发展,规定了营利法人的设立条件和治理结构,以及合同签订、履行、解除的基本规则。民法典充分保障社会生活的和谐有序,规定了非营利法人的设立条件和治理结构。民法典通过一系列制度,权衡各方权利、义务,让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
    民法典是国家治理的基础
  民法典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国家治理的目标是,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切实保障民事关系的和谐有序。国家治理的难点是,如何妥当界定国家公权力的行使边界。国家公权力要尊重民法典对人民群众民事权益的规定,不得随意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益。同时,国家公权力要依法履行职能,保障民事权利不受他人的不法侵害,保障民事权利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