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11-16 第03版:法眼观澜
| 大 | | 中 | | 小 |
|
|
建立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
|
|
作者: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122 |
|
|
|
近日,全国扫黑办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打掉农村地区涉黑组织1175个、农村地区涉恶犯罪集团及团伙13422个,依法严惩“村霸”3727名。 上周,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7.66万起,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9.02万人。 今年是中央部署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第三年,也是收官年,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专项斗争取得的显著成效。但我们依然要警惕,一些黑恶势力潜藏起来,一些“保护伞”还未连根拔起,一些地区滋生黑恶势力的土壤尚未彻底铲除,一些基层农村的法治根基还不够稳定。 为此,中央部署了扫黑除恶制胜之策,深入开展“六清”行动,加快推进挂牌督办案件办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收官之年专项斗争取得全胜,真正做到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防范黑恶势力滋生蔓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要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和跨国犯罪,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最终落脚点在更有效地应对重大风险、解决突出问题,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要推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体系和能力建设,打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主动仗。要紧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风险,打造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有效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人民群众的安全利益,是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因素。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必须把保护人民平安摆在首位,全面提高保障基层平安和谐公平正义的能力,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的良好环境。因此,要提高对影响群众安全突出问题的精准打击力。要聚焦“六清”行动目标,打好专项斗争决胜战;谋划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六建”工作,推动扫黑除恶常治长效。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枫桥经验”由乡村治理向城镇社区治理延伸、由社会治安向各个领域扩展,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夯实平安中国建设的根基。要形成基层党建与平安建设互促互进的良好局面。要发挥基层自治基础作用,深化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完善村规民约,涵养文明乡风,筑牢人民群众防黑防恶的法治堤坝。 与此同时,我们更加欣慰地看到,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全面整顿活动将在全国政法系统展开。这表明,全面从严治警的举措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清除害群之马一刻也没有放松。这些都将成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有效保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