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11-16 第03版:法眼观澜
| 大 | | 中 | | 小 |
|
|
为公交车司机的“霸气”点赞 |
|
|
作者: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032 |
|
|
|
近日,郑州市一名公交车司机呵斥偷盗手机者的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网友认为这名公交车司机见义勇为,“十分霸气”,纷纷为他点赞。 视频显示,在郑州市一辆公交车上,一名男子趁一名女子上公交车的时机,企图偷该女子的手机。司机张师傅发现后,立即大声呵斥该 男子:“干啥哩你!放那儿!”该男子听到呵斥 后,赶忙将手机还给女子,转身离开公交车。 让网友为之点赞的“霸气”,其实是一种 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正气、一种敢于仗 义出手的胆识、一种敢于维护乘客利益的责 任感。 公交车是一个流动的“小社会”。长期 以来,发生在公交车上的各类事件,让人们 感知到公交车环境的复杂多样。在这里, 有的是感人的故事,也有令人气愤的情 景。在这个流动的“小社会”里,有的公交 车司机敢于发声、敢于同违法犯罪分子作 斗争,乘客也能参与与违法人员作斗争 的行动,形成正气充盈的氛围,打击了不 法分子的气焰。 “见义不为,无勇也。”而有些时候, 一些司机对于车内的违法行为视而不 见,不敢发声制止不法行为,一些乘客在 违法行为面前选择沉默。这就助长了不 法分子的气焰,让正气受损、歹徒得逞, 令人十分痛心。 在郑州,公交车司机不仅仅是公交车司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响亮的称谓——“车长”。我们可以看到,车长的手臂上佩戴着“平安志愿者”的袖标。他们不仅担负着维护车辆安全运行秩序、保卫一车乘客安全的责任,同时也是整个城市平安建设的参与者。 每一名公民都是平安建设的参与者和平安环境的受益者。从张师傅的举动中,我们更是感受到了每一名公民敢于同不法行为作斗争、参与平安建设的重要作用。只有人人像张师傅一样,在见到不法行为之时敢于挺身而出,敢于大声呵斥,才能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敢于同不法分子作斗争的良好氛围。因此,我们呼吁更多的人从张师傅身上学习正气和正能量,在看到不平之事时敢于发声,敢于为社会伸张正义。 很显然,不法之徒在正义举动面前会感到害怕。正所谓邪不压正。如果每个人身上都有一身正气,定能让那些不法分子望而生畏、及时收手。社会正气充盈起来,每一个违法犯罪人员就会像过街老鼠,遭遇人人喊打,违法犯罪行为就会越来越少。 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法治社会、平安中国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营造崇尚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尚,让广大群众在邪恶、灾难、危险面前敢于见义勇为。要大力宣传见义勇为英雄事迹、表彰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弘扬社会正气,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见义勇为、扶正祛邪、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尚在全省蔚然成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