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11-10
2020-11-10 第08版:法治现场 大 |  中 |  小 

红旗渠畔的“名人”杨永峰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王园园实习生杨雪情通讯员张珊珊/文图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145
    参与救援行动的杨永峰
    林州有个“名人”,群众有危难时就会想到他——林州市红旗渠应急救援中心理事长杨永峰。
    只要有危难险情,杨永峰就会带着队员们,召即来,来能战,战则胜。
一次救援 改变人生
    这个饮着红旗渠水长大的男人,因为一次偶然的救援,改变了人生轨迹。
    2015年3月2日深夜,杨永峰与儿子杨文凯及朋友驱车从郑州返回林州,途经山路时,前方车辆的尾灯亮光突然消失,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毅然掉转车头返回找寻,发现那辆车坠入了近百米深的悬崖。杨永峰当即报警,通知了相关部门及当地群众,为事故的救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在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前,他拦截过往车辆求助,顾不上寒冷和危险,下到山崖下,穿过满是荆棘的山林,衣服被树枝、山石划破,赶到事故现场。揪心的求救声,刺目的场景,让他不顾一切尽全力开展救助。最终,13名乘客死里逃生。
    这一次偶然的经历,让杨永峰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当月,他成立了救助孤、贫、残、病等对象的红旗渠英雄爱心团队,同时将奖励所得捐赠给了林州市慈善总会。同年他又成立了以搜救、救援为主的红旗渠应急救援队。
一份使命坚定前行
    2017年,杨永峰主导注册成立安阳市第一家民间救援组织——红旗渠应急救援中心。他和队员们更加积极地配合公安、消防及其他救援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刚开始,家人不理解他,更为他担心。后来,随着家人、朋友多次直接参与救援,他们亲眼看到群众获救,亲身感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开始全力支持杨永峰的行动。
    2018年5月,一位外地游客自林州赵家曼村登太行山,失足落下近百米的悬崖,艰难爬行数小时,才找到信号报了警。红旗渠应急救援中心接到公安系统警讯之后,协同公安、消防与兄弟救援组织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点。100多名救援人员在方圆百公里范围搜救了近14个小时,终于在次日18时左右找到了被困人员。在这次行动中,杨永峰的妻子、儿子均参加了救援行动。此次救援是红旗渠应急救援中心出动人数最多、救援过程最艰难的一次行动。
    近年来,杨永峰和队员们先后参加“苍龙山”“黄路垴”山地救援、“西乡坪”水上救援等92次,参加大型群体活动安全保障73次,搜寻走失人员331人。2018年,红旗渠应急救援中心出车923辆次,出动救援队员1811人次。如今,该中心已有成员38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1名,拥有专业搜救保障设备,成为林州市乃至安阳市一支不可或缺的社会应急救援力量,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杨永峰先后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和“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司机”“中国好人”“河南省第十三届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等荣誉称号。
    山高水长记初心,披星戴月志不移。杨永峰,这个生长在太行山下、传承着红旗渠精神的朴实汉子,用一颗热忱的心、一腔奉献的情,坚定地奔走在群众最需要他的地方,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促进社会平安贡献着自己平凡而伟大的力量。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