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10-21
2020-10-21 第05版:法治专题
大 |
中 |
小
为大局服务为人民普法
——平顶山市﹃七五﹄普法工作剪影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陈亚洲通讯员郭焕盛/文吴红兵/图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2778
平顶山市普法办、市司法局开展“法律服务进基层”活动,为群众发放法治楹联
平顶山市普法办、市司法局、市教体局开展全市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巡展活动
宝丰县“三八”红姐法治曲艺队在社区演出
遇到问题可以找法律援助律师,解决纠纷可以找人民调解员,遍布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机构能为群众提供服务……如今的鹰城,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渐成风尚。
“七五”普法以来,在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领导部署下,该市各地各部门以落实普法责任制为抓手,以“法律八进”为载体,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扎实推进法治创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平顶山市普法办主任,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建忠表示,目前,全市“七五”普法工作到了检查验收阶段,在这个丰收的时节,回眸鹰城“七五”普法之路,彰显着全市人民的进取和智慧,凝聚着广大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和汗水。
1创新载体形式深化“法律八进”
平顶山市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健全“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责任清单制度,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制度,新闻媒体公益普法制度,法官、检察官、律师和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大力推进全民普法规范化、经常化建设。各级各部门创新方法载体,丰富内容形式,深化“法律八进”。
该市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市政府常务会议集体学习《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领导干部发挥学法“头雁作用”,推动全民普法教育的深入开展。
法律进机关、进单位,落实学法用法制度。各级各部门坚持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举办法治讲座,开展法治培训,提升领导干部、公务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法律进乡村、进社区,夯实全民普法基础。各地加强法治辅导站、法律图书角、法治宣传栏建设,打造农村、社区“两委”干部和“法律明白人”培训工程,组织法治宣传员、志愿者等深入农村、社区定期开展送法活动;开展岗前培训、送法进工地等活动,提升农民工依法维权、表达诉求的能力。
法律进学校,培养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该市中小学普遍设立法治课程,落实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制度。该市举办“学宪法、讲宪法”“尊法学法、照亮人生”“小手拉大手、与法同行、伴我成长”等系列活动,通过法治讲座、模拟法庭、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深入开展法治教育。
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开展“送法进校园”和开放日活动,丰富学生法治教育第二课堂,全市百余万名学生参与其中。
法律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各大中型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顾问制度,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提高企业依法管理、依法经营水平,增强防范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法律进景区,维护良好旅游秩序。该市通过设置宣传点、巡回宣传和进店入户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景区经营者、商户、农户依法诚信经营,游客遵纪文明出游意识。
法律进军营,增进军民团结。相关部门结合部队需求,发挥法律专业人才优势,开展集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于一体的“法律拥军”活动,对军人和军人家庭给予法律帮助,服务“双拥模范城”建设。
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打赢“三大攻坚战”、“两委”换届选举、打击非法集资等重点工作,广泛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
“七五”普法以来,该市开展宣传活动2000余次,举办法治讲座4600场,发放法律知识读本100余万册、法治宣传资料(宣传品)800余万张(件),受教育群众500余万人次。
2加强法治创建提升法治水平 平顶山市坚持法治宣传
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建立健全法
治创建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法治城
市、法治县(市、区)、法治乡镇(街道)、民
主法治村(社区)、法治机关(单位)创建活动。
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规范决策程序,完善风
险评估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法治化。该市相关部
门深化“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为群众提供集中办理、
一站式服务;实施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服务经济发展。
该市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开展争创品牌调解室、金牌调解员活
动,深入开展大下访、大排查、大调处活动;推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
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加强
法治乡镇、法治村(社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和社会管理薄弱环节,该市大力开展整治环境污染、整顿安全生产秩序、整顿食品药品市场秩序、打击网络诈骗等专项治理,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各项事业法治水平的提高。
“七五”普法以来,该市两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市、区)”,1个单位被评为“先进集体”,两个县被评为“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
(市、区)”,3个单位被评为“先进集体”,7个单位被评为“全省依法行政示
范单位”,11个村(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66个村(社区)保持“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荣
誉,3个村(社区)保持“全省十佳民主法治示范
村(社区)”荣誉。
3繁荣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2018年1月3日,平顶山市文化艺术
中心、市普法办、市司法局等单位举办的
首届“鹰城杯”全国法治楹联大赛暨获奖作
品联墨展举行。大赛共征集全国29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群众和新加坡华侨创作的
2769件法治楹联作品。法治主题鲜明的获奖
楹联作品,让群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接受了
法治精神的洗礼。
平顶山市围绕法治鹰城建设和文化强市发
展战略,大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传播法律知识,
弘扬法治精神。
抓住乡村振兴、百城提质的重要机遇,把法治
文化与地域文化、行业文化、传统文化、乡村文化相
结合。该市各地各部门新建扩建了一批法治文化公
园(广场)、法治文化街区(长廊)、法治文化墙(橱窗)
和法律图书室(角)等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市廉政警
示教育基地,宝丰县、郏县、叶县、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石龙区等地法治文化公园(广场)新建(扩建)开放。
该市各地各有关部门创作推出了一批脍炙人口、深受群众欢迎的法治文化作品,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法治文艺进乡村进社区、法治巡展进校园、法治春联送农家活动;举办法治楹联作品展、学宪法讲宪法比赛、法律知识竞赛等法治文化活动,将法治元素植于传统文化,演法治、唱法治、写法治、讲法治。目前,该市“法治文艺进马街”活动成为全国、全省有知名度的法治宣传品牌。
发挥媒体优势,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开设法治专栏、专题。该市法治宣传教育主管部门开设微信普法宣传公众号,执法部门在门户网站开辟法治网页,通过文图、视频等形式,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普法教育吸引力,扩大覆盖面,“舆论全覆盖、媒体全联动”的法治文化传播态势进一步强化。
“七五”普法以来,该市扩建新建20个法治文化公园(广场)、2167个法治宣传长廊、5930个法治宣传橱窗(电子屏)、2339个法律图书室(角),创作法治文艺剧目、微动漫、微视频作品156部,10部作品在全省、全国获奖。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
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历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