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07-06 第03版:法眼观澜
| 大 | | 中 | | 小 |
|
|
公开和监督要紧跟权力运行 |
|
|
作者:□峻峰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172 |
|
|
|
据新华社7月4日报道,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部署全国政务公开年度重点工作。《要点》指出,要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围绕突发事件应对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公开,围绕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制度执行。《要点》要求,加强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公开和公共卫生知识普及,严格依法保护各项法定权利,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工作,建立健全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制度等。 政务活动公开、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是确保权力透明运行、更好保护公共利益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现代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对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和提供高效便民服务,都具有重要意义。 推行政务公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政务活动不公开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政务不公开给了个别人员暗箱操作的空间,容易造成以权谋利、权力寻租行为。为落实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要求,政务公开工作加快了步伐,逐步形成了由被动公开到主动公开、应公开尽公开的局面。 近年来,我国的政务公开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执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力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重要决定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加快形成完备的 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优化政府职责体系,是落实权责统一的重要举措,要坚持权责透明,推动用权公开,盯紧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完善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精准问责的有效机制,压减权力寻租空间。 因此,需要大力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对照法律法规规章,全面梳理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使的行政权力和依法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责,更新完善权责清单并按要求公开,确保权力运行到哪里公开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依法为人民用权。必须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加大推进政务公开力度,把公开透明的要求贯穿于政务服务各个环节,以公开促进政务服务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保障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 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务公开的要求很高,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还需要落实更多的举措,还需继续做很多工作。当前,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重点政务信息管理和集中统一对外公开工作,还存在底数不清、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要针对薄弱环节,逐节击破,稳步推进,进一步改进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能,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服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