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0-05-19
2020-05-19 第16版:全国两会前瞻 大 |  中 |  小 
清官难断家务事

民法典草案来给你厘清

作者: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028
    
        从2018年8月民法典各分编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到2019年12月“完整版”民法典草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亮相,民法典继承编草案对现行继承法作出进一步修改完善,特别是
  针对民众关心的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等问题给予回应,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养老可与继承人以外的个人签协议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一些空巢、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以房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遗赠扶养协议制度让这类老人有了“老有所依”的法律保障。
    根据现行继承法,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公民可以与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集体
  所有制组织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民法典继承编草案在此基础上扩大了扶养人的范围,明确自
  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该组
  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这意味着,社会化的家庭养老或将成为未来养老产业的新方向。
遗嘱打印遗嘱和录像遗嘱也有效
    时代的发展也让遗嘱形式愈加多元化。民法典继承编草案在继承法规定的公证遗嘱、代书遗嘱、自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的基础上,增加打印遗嘱和录像遗嘱为有效的遗嘱形式,使遗嘱形式的立法与当今社会生活的现实状况和科技发展的实际水平相适应。
    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如果有人想更改曾经立下的公证遗嘱内容,只有前往公证处才能进行更改。因为根据现行继承法,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这条规定,给一些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造成了更改遗嘱的不便。
    为切实尊重遗嘱人的真实意愿,民法典继承编草案不再规定公证遗嘱效力优先;草案同时规定,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遗产增加了遗产管理人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所拥有的财产种类、财产形式日趋多样,使财产状态变得不稳定的因素和风险也越来越多。为确保遗产得到妥善管理、顺利分割,更好地维护继承人、债权人利益,避免和减少纠纷,民法典继承编草案增加了遗产管理人制度。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孟强表示,遗产管理人必须履行义务、受到监督,其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继承人、受遗赠人、债权人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此外,为保护债权人利益,保障国家税收,草案规定,分割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据新华社)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