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05-19 第09版:司法行政
| 大 | | 中 | | 小 |
|
|
倾情调解铺平刑释人员“回归路” |
|
|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董景娅通讯员梁金桥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577 |
|
|
|
本报讯(河南法制报记者董景娅通讯员梁金桥)“这 几天工作忙不忙?有时间多回家陪陪你母亲……”5月15 日,漯河市郾城区孟庙司法所所长高家斌给李平(化名)发 了一条微信。“不忙,挺好的。我晚上回家吃饭。”收到回复 后,高家斌松了口气。 李平是孟庙镇一名刑满释放人员。目前,在高家斌推 荐下,他在漯河市一处建筑工地打工。4月上旬,高家斌接 到当地监狱的通知后,联系李平的母亲王玲(化名),和她协 商李平出狱后的安置事宜。王玲的反应让他的心猛地一沉: “我没这个儿子,他已经死了。”高家斌断定,化解李平与母亲 的矛盾是李平回归社会的关键。吃了多次“闭门羹”后,他通 过村“两委”干部的协助,终于见到了王玲。但王玲将户口簿 拿了出来,要求把李平的户口迁走。 高家斌了解到,王玲是李平的养母,与李平的生母王梅 (化名)是亲姊妹。因李平入狱,两人已经多年没有来往。在对 王玲、王梅分别做了思想工作后,4月20日,高家斌通知两人来 到司法所,并请来了双方所在村的“两委”干部和她们的两个哥 哥。最终,二人同意共同承担对李平的教育责任。 4月30日,刑满释放的李平回到家中。14天隔离观察期满 后,高家斌帮李平找了一份工作,并时常打电话、发微信鼓励 他。现在,李平的亲生父母隔三岔五地到家里看望他,和王玲一起帮助他更好地回归社会。“是司法所的教育帮扶和亲人的关爱让我顺利回归社会,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李平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