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05-19 第03版:重点阅读
| 大 | | 中 | | 小 |
|
|
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
——全省检察机关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纪实 |
|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吴倩通讯员刘立新张叶青/文图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3090 |
|
|
|
检察干警在黄河边取证 4月18日,由新安县检察院7名检察干警组成的“保护母亲河检察官志愿公益行”小分队,到石寺镇畛河新村进行回访。入目所及,绿杨带雨垂垂重,与不远处的黄河交织成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一河草色伴鸟鸣,泥土的芬芳揉碎在水汽中,扑面而来。然而,谁能想到,一年前这里还是养殖场呢? “因为治理成效好,我们这里不仅成为水源地保护区,今年还申请了湿地保护项目……”该村党支部书记郭清云说。在回访现场,新安县检察院与当地村委共同举行了志愿者签名活动,并开展了保护黄河法律知识宣传和问卷调查活动。 这,只是全省检察机关发挥检察职能、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自2018年12月‘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们依托‘河长+检察长’依法治河新模式,对黄河流域河南段‘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环境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期间,督促清理黄河污染水域面积80.3亩,督促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黄河干支流河道733.26公里,督促拆除违法建筑43.86万平方米。”言及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效,省检察院有关负责人如数家珍。 A应运而生从“独角戏”走向“大合唱”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重要的生态宝库。其流经九省区,地域广、生态环境脆弱,乱采、乱占、乱建、乱堆等“四乱”现象时有发生。 省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韩振标介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涉及不同行政区域和不同行业管理,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黄河治理涉及多个单位,难免出现职能交叉、责任不清、管理有盲区等问题,需要行政、法律、市场等多元化手段综合推进,织牢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密网络。2018年,水利部在全国范围内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省检察院敏锐把握契机,着眼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在最高检、水利部领导下,主动与黄委会、省水利厅等部门对接,倡议并发起沿黄九省区检察机关、黄河河务管理部门及各省河长办,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 针对管理中的短板和问题,省河长办、省检察院探索“河长+检察长”依法治河新模式,建立了河长、检察长协同决策机制和日常联络常态长效机制,以及“共建清单、迅速交办、联合整改、共同验收”办案协作机制,实行线索共查、联合督查、专项检查,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和困难,对检察建议落实情况逐件“回头看”,推动问题整改到位。 2019年4月,新安县检察院在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中,发现畛河新村黄河小浪底库区洪水位下方有养殖场等建筑物,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对泄洪造成一定影响。新安县检察院迅速组织力量,多次实地调查,走访周边村民,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向新安县水务局、石寺镇政府发出检察建议,建议两部门履行职责,加大治理力度。县水务局、石寺镇政府对检察建议落实高度重视,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做通了群众思想工作,并给予适当补偿。在检察人员现场监督下,影响泄洪建筑物顺利拆除。随后,县水务局、石寺镇政府将检察建议落实情况按时书面回复县检察院。 清理整治后,为防止反弹,畛河新村成立了巡逻队,每天组织专人巡逻,对这一段黄河河面的垃圾进行清理和无害化处理。“这块工作县里镇上都支持,我们的村容村貌越来越好,村里人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自觉性也逐渐增强。”该村党支部书记郭清云说。 B刚柔并济打击犯罪与促进生态保护“两手都要硬” 保护黄河,打击非法采砂也是 重要一环。既要有力打击犯罪行 为,将非法采砂对黄河以及周边环境 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又要着眼生态修复,做到抓打击犯罪与促进生态保护“两手都要硬”。 2019年6月至7月,张某某等6人在未办理任何采砂手续的情况下,先后4次在黄河湿地保护区范围内非法采砂89车。洛阳铁路运输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间,经过检察官释法说理,6名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在值班律师和辩护人的见证下,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 2018年12月,省法院、省检察院、 省公安厅联合会签相关文件,授权郑 州铁检机关集中管辖黄河干流(河南 段)环境资源公益诉讼起诉案件和 刑事案件。张某某等6人非法 采矿案是郑铁检察机关集中 管辖黄河干流河南段环 境资源刑事案件后首 例非法采矿案。 “办案中,我们有效履行了法律监督职能,充分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取得了良好的办案质效。”洛阳铁检院检察官魏凯介绍,2019年11月28日,他们去现场查看,发现被要求恢复的土地均已达到复垦标准。 非法采矿、非法倾倒危险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污染黄河水质,影响泄洪安全,是检察机关一以贯之的打击重点。据了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履行打击破坏黄河流域环境资源保护犯罪的职责,2019年11月,省公安厅与省检察院联合下发了《关于联合挂牌督办第一批黄河流域河南段破坏环境资源保护案件的通知》,对第一批十起案件进行联合督办。要求注重打击犯罪与促进环境保护并重,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引领,推动建立黄河流域河南段生态司法保护长效机制,确保案件办理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C 创新路径打通检察监督与生态修复“最后一公里” 惩罚只是手 段,保护黄河环境、 维护黄河生态才是 目的。“河长+检察长” 依法治河新模式的建 立,有效推动了行政执 法与检察公益诉讼的互 促共进、协同发力,为破 解黄河生态治理难题提出 了“检察方案”。 省检察院、省河长办在 黄河流域九省区率先建立了 驻派检察联络员工作机制,确 保专项行动无缝衔接。检察人 员每周到联络办公室办公一次, 通过开展业务交流,建立健全公 益诉讼协作配合机制、联席会议制 度、执法信息共享和案件线索移交 等制度办法,形成保护水生态环境 的工作合力。随着专项行动深入开 展,省检察院和省河长办在全国河湖 “清四乱”标准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研 究制定出台《河南省深入开展黄河“清四 乱”工作问题认定及清理整治暂行标准》, 确保河南“清四乱”工作高标准高质量推 进。 “‘河长+检察长’依法治河新模式为我 们有效惩治黄河污染、推进生态修复提供了范本,公益诉讼检察就是打通污染防护‘最后一公里’的桥梁。”韩振标介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肯定是不行的,必须统筹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推动惩治黄河环境破坏与推动生态修复、保障民生发展协调促进,才能实现多赢共赢,从根本上实现长治久安。 在郑州市惠济区辖区的黄河河道中有一片宽达10公里的滩涂,滩涂上分布着大量的耕作区,处处郁郁葱葱。 然而,就在这一片绿色当中,有一小块区域被白色的塑料薄膜严密地覆盖起来,周围还立起了围栏,树起了化工污染管控的警示标识。这是5年前刘某某非法从事农药生产却没有任何污染防护处理措施而留下的“后遗症”。郑州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员额检察官王涛指着覆盖区说:“评估报告显示,修复费用至少在119万元以上。根据我国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注重打击犯罪与生态修复的有机统一是关键,我们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有力打击黄河生态环境污染的同时,力争实现环境整治、企业发展、民生保障多赢效果。”韩振标告诉记者,随着专项行动不断深入,检察机关将持续加深与河长办合作,立足多部门联动,进一步构建“1+1+N”工作机制。河长和检察长继续发挥在“清四乱”工作中的牵头抓总作用的同时,新增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住建、农业农村及公安机关等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共同唱响黄河生态保护大合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