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2020-04-15 第09版:检察天地
| 大 | | 中 | | 小 |
|
|
舒东平 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岗位上诠释检察担当 |
|
|
|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吴倩通讯员胡传仁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391 |
|
|
|
|
|
|
“刚才跟村干部一起为外出返乡人员测量体温,这才刚匆匆赶回来吃顿早餐。”采访信阳市检察院驻光山县泼陂河镇邬围孜村第一书记舒东平那天,他站在村委会门口,笑着对记者说。他右手拿着馒头,左手拿着一杯白开水,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似乎在品尝着人间美食。 他的一日三餐馒头、面条、方便面…… 馒头、面条、方便面……疫情防控期间,小卖部和餐馆都关门了,这就是舒东平的一日三餐,这样的一日三餐他已经吃了好多天了。 2018年1月9日,信阳市检察院派驻信阳市监狱检察室主任舒东平,带着院党组的殷殷嘱托和村民的企盼,自告奋勇来到邬围孜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春节,舒东平放弃休假,正月初二一大早,就匆匆整理好行装,带上馒头、面条、方便面等食品,驱车赶回邬围孜村。他马上组织村“两委”成员,召开碰头会,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全村40多名网格员全部在岗在线,对重点人群建档管理。排查出春节期间回村的外地务工人员,建立了春节返乡人员台账。”舒东平说。他同村干部们一道,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先后排查村民676户2766人,筛查出从湖北返乡人员22户35人,逐户逐人制订居家隔离观察方案,安排他们在家隔离。他坚持每天两次电话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有时候还要主动上门,以便及时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在村口执勤点,舒东平同村干部们一起值守。“返乡回来莫乱跑,传染肺炎不得了”“不图一时热闹,只求平平安安”……执勤点的小喇叭发挥着大作用。舒东平还利用全村15个自然村的大喇叭,提醒所有村民科学、规范防控,疏导村民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宣传疫情防控注意事项。 一次,舒东平在给外出返乡的张某测量体温时,发现张某有低热症状,他当即联系定点救治医院,用救护车安全转运,经检查,确认为普通的发热感冒。“不能让患者自己去找医院,更不能让村民乱跑,要尽最大努力避免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舒东平说。 在邬围孜村,能看到也能感受到防控疫情的团体力量。 夜,伸手不见五指。舒东平拖着疲惫的身躯,开始了自己的晚餐——清水面条。“他坚持吃住在村,白天同我们一起开展工作,夜晚还在村部值守,老舒的名字里有一个‘平’字,这些天,他也一直在守护着我们邬围孜村老百姓的平安。”邬围孜村村支书张栋芝说,这个有着2600多名村民的村子一直保持着零疫情报告纪录。 他的日常工作用心、用情、用实招…… 生活上用减法,工作上用的却是加法甚至是乘法。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舒东平除了负责全面指导40个帮扶责任人对全村145户贫困户开展帮扶工作外,自己还帮扶4户贫困户,每周逐户走访一次,及时解决实际困难。舒东平对该村的组织建设、群众思想、经济收入以及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门儿清,也详细掌握了贫困户情况,逐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积极发展村级产业,两年来共扶持村级产业6个,覆盖全村贫困户。他还合理利用专项扶贫资金整修水塘,解决了该村700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安装太阳能路灯140盏,解决了32个村民组道路的亮化美化问题,协调资金17万元,修缮村部房屋,更新基础设施设备。 由于驻村工作突出,2018年6月,舒东平被表彰为“全县脱贫攻坚驻村扶贫工作标兵”“优秀党务工作者”……他把这些荣誉证书放在床头,时刻鞭策着自己不忘初心。2019年年底任期届满时,村民们自发向他赠送锦旗,并恳请市检察院让他们的“舒书记”继续留任。2020年初,该院报市委组织部后,同意舒东平继续担任邬围孜村第一书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