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2020-04-15 第06版:平安洛阳
| 大 | | 中 | | 小 |
|
|
2020洛阳政法工作这样干! |
洛阳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
|
| 作者:□平安洛阳记者郎松涛常向阳通讯员王伏牛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3760 |
|
|
|
|
|
|
2019洛阳政法工作干了啥 一是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持续强化。2019年年初,洛阳市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专题学习《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提出具体贯彻意见;各级政法机关持续推进,掀起学习贯彻热潮,并按期完成191个乡镇(街道)政法委员配备和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 二是重大节点安保维稳能力持续提升。全市政法系统聚焦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这一主线,树牢底线思维,做好万全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三是全市政治社会大局持续平稳。 四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效果持续显现。洛阳市积极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45件;建立全市保护企业家权益联席会议制度,审结涉企商事案件27783件,积极营造安定和谐的营商环境;全面依法治市加快推进,全省依法行政考核位列各省辖市第一名。 五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发力。洛阳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策部署,打出了声威气势,两年来受理线索6229件,到期办结率95.42%;立案侦办涉黑恶案件100起,其中黑社会性质案件21起,全省排名第三;由洛阳市侦办的三门峡马某江涉黑案,被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肯定为近年来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涉黑恶案件;制订《洛阳市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涉案财产处置工作方案》,稳步推进毁“伞”破“网”,立案查处涉嫌保护伞问题131人,全省排名第四。 六是政法领域全面改革持续深化。市委政法委、检察院、司法局以及县级法院内设机构改革落实到位,全面激发活力、战斗力。市法院系统建成全省首家“互联网”诉讼服务中心,实现网上、自助、跨域立案等事项一体办理。市检察系统扎实推进公益性诉讼改革,依法立案227件。市司法行政系统基本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市公安系统两个职务序列改革顺利完成。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洛阳调研时,对洛阳政法领域改革经验给予充分肯定。市委政法委、市中级法院、市公安局荣获2019年度全市改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七是平安洛阳建设持续推进。洛阳市始终保持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凌厉攻势,32起现发命案全部破获,市区“双抢”案件零发案天数347天,再创最好成绩;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四官”服务进村(社区)担当平安村官活动,坚持“三上门、三必访”机制,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洛阳“政法温度”,受到了省委政法委、市委主要领导肯定。 八是政法队伍作风持续转变。洛阳市结合市委巡察,开展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纪律作风大整顿活动,对61名干警进行问责处理。政法队伍英模人物层出不穷,该市举办市政法英模事迹报告会,共有544名干警立功受奖;洛阳市涧西区检察院杨丽霞被表彰为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宜阳县法院荣立集体一等功、优秀基层法院。 2020洛阳政法工作要干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决胜之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开局之年,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起步之年,洛阳政法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是完善各级党委领导政法工作的制度机制。洛阳市健全党委政法委领导管理政法工作制度机制;落实好党委政法委派员列席同级政法单位党组(党委)民主生活会、政法委员述职、政治轮训等制度;研究制定纪律作风督察巡查、综治督导制度,适时开展试点工作;健全政法单位党组(党委)领导机制;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机制;建立政治督察工作机制。 二是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为核心,推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能力迈上新台阶。洛阳市依法严惩妨碍疫情防控、暴力伤医、造谣传谣等各类违法犯罪,形成强大震慑。 三是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切入点,推动平安洛阳建设实现新跨越。一要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洛阳市要主动适应市域社会治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多措并举减少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努力使市域成为社会矛盾的终点站;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新指示。二要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洛阳市要发挥政法利剑作用,健全经常性专项打击整治机制,以“雷霆行动”为牵引,保持命案侦破良好态势,努力减少命案发生数量;严打严防严重暴力犯罪,深化打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违法犯罪;开展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等新型网络犯罪专项行动,持续降低刑事案件发案数。三要打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四要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平安创建活动。洛阳市要持续推进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加大防范和打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力度;扎实做好平安医院、平安商场、平安公路等行业系统创建工作;完善公共安全风险滚动排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健全道路交通等领域防范管理机制,加强对寄递物流、危爆物品等行业监管,以完善的制度机制守住公共安全底线。 四是以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牵引,推动基层社会政治生态得到新净化。洛阳市将群众反映强烈的“套路贷”、非法采砂、“食药环”等民生领域犯罪作为攻坚重点,不断延伸打击锋芒;在推进“打伞破网”上加压聚力,在强化“打财断血”上加压聚力;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坚持一案一整顿、一村一策略,真正将村“两委”打造成基层战斗堡垒。 五是以全面依法治市为保障,推动服务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迈开新步伐。洛阳市政法系统要站位全局,充分发挥政法职能作用,为加快推进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大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服务民营企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具体举措,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扎实推进减刑假释专项治理,按照省统一部署,打造减刑假释办案平台,明确办案机关职责,优化监狱考核评价体系,加强专业化团队建设,实现减刑假释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加快构建“河长+检察长+警长”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政法担当;建立协同高效的解决执行难部门联动协作机制,组织开展“规范执行行为、提升执行质效”专项行动,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党委政法委要扎实开展执法检查和案件评查,对评查发现的问题进行责任查究,最大程度杜绝违法办案;各级政法机关要把释法说理贯穿执法司法全过程,全面推行判后答疑,让司法公正看得见、能评价、受监督;完善执法司法权力清单制度,健全审委会、检委会讨论决定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工作机制,构建科学完备、智能高效的内部监督体系。 六是以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为目标,推动政法基层基础得到新巩固。法治乡村建设要有新业绩,“四官”服务进村(社区)要有新成效,市委市政府将“四官”服务进村(社区)担当平安村官列入2020年度民生实事,全市政法系统要按照“进村(社区)就是回家、服务就是家务”的工作理念,严格落实“三上门、三必访”“双程序办案”工作机制。洛阳市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配合制度,发挥好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方式在化解矛盾中的作用,全面推广人民调解中心建设;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推进“民转刑”命案专项治理,大力推进“无讼、无访村(社区)”创建,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初始阶段。 七是以完善政法机构职能体系为动力,推动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洛阳市要在完善政法机构职能改革上落地见效,全面推进省以下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确保按期落实到位;审判机关要合理确定两级法院职权配置、案件管辖,推进新型办案组织建设;检察机关要推行捕诉一体改革,加强办案组织建设,推动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全面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公安机关机构改革,重塑警务组织、流程和警力配置形态,加快推进城区“一区一分局”改革,分期分批推动县级公安局长“进同级政府班子”,推进森林公安机关管理体制改革;司法行政机关要推动完善全面依法治市、县工作体系,深化监狱工作改革,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加快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要在司法责任制配套改革上落地见效,健全审判人员权责清单,优化审判监督管理方式方法,完善审委会制度和法官会议制度,全力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推行“速调+速裁+速执”工作模式,确保2020年全市法院简易程序使用率达85%以上。 八是以提升洛阳“政法温度”为抓手,推动过硬政法铁军建设呈现新气象。洛阳市政法系统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铁一般”指示要求,加强政治建警,强化能力素质,提升政法温度,全力打造洛阳政法铁军;要聚焦加强政治建设、涵养政治生态,健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机制;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公众安全感执法满意度双提升为目标,研究制订提升政法温度行动方案,出台为民服务举措,落实“马上办、网上办、刷脸办、只跑一次”等承诺;要组织不间断暗访督查,落实各项服务承诺和铁规禁令;提升执法司法效率质量,引导干警执法办案注重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注重情理法有机统一,让执法办案更有温度;主动适应新时代政法工作新要求,注重实战、实用、实效,健全教、学、练、战一体化培训机制,组织开展集中培训、岗位练兵、送课下乡、实战拉练,注重培养高层次、急需型政法人次,为政法工作提供坚强能力保障;大力选树宣传政法队伍时代楷模,进一步激发广大干警担当作为、爱岗奉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