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12-11 第02版:要闻
| 大 | | 中 | | 小 |
|
|
大庄村变成了“明星村” |
|
|
作者: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129 |
|
|
|
扫码看直播回放 “三天内必须清塘,否则我就找人捞鱼。”“你敢!谁动我的鱼,我把他的腿打断。”12月9日下午3时许,河南法制报“平安河南沿边行”融媒采访团来到新蔡县练村镇大庄村。在该村民调室里,一场调解正在进行。双方当事人吵得不可开交,人民调解员赵怀、闫国强、闫汉山正在苦口婆心地进行调解。 “强捞人家的鱼、打人,都是违法的,弄不好还得蹲大狱。”见双方态度有所转变,闫国强话锋一转说,“你们都不容易,你说的3天清塘时间太紧,他说的10天也太长,你们折中一下。” 记者从他们的争吵中听出事件的来龙去脉。原来,高某今年1月以每年3万元承包费竞标到大庄村的一处鱼塘,但是以前的老承包户闫某在鱼塘里面还有鱼没有逮完,双方为此发生矛盾,民调员多次调解无果。这一天,调解再次进行。练村镇党委主抓综治的副书记李东风、练村司法所所长陈旭亲临现场督导。经过人民调解员法律宣传、道德感化,双方达成了协议。 据了解,大庄村为化解矛盾纠纷,在人民调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王乾坤为主任的大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县司法局为大庄村配备了法律顾问。 今年以来,大庄村调解矛盾纠纷60余起,维护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促进了经济建设。用王乾坤的话说,这就是党建引领、德化教育、法律服务保平安的效果。 平安稳定带来富裕发展,村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为此,大庄村建起了乡愁馆。馆里陈列着数百件有年代感的老物件,梳妆盒、纺车、针线包、老旧的铁皮油灯、泛黄的粮票、“三转一响”……这些老物件,成了村民留住乡愁的寄托。 而在大庄村党员政治生活馆,记者看到,生活馆内设有党史、政策、脱贫攻坚等板块,还有乡贤榜、荣誉墙、电子书等。该馆与该村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乡愁馆、党建广场构成了“四位一体”的党建综合体,成为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教育平台。 “老板欠工资如何讨要?”“住宅权不受侵犯都有啥内容?”在村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新蔡县司法局“送法进农村”活动正在进行,现场100多名村民正在聆听。据新蔡县普法办副主任赵卉介绍,该县司法局经常开展“送法进农村”活动。 记者看到,活动现场设有法律咨询台,工作人员现场解答法律咨询,普及法律常识,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 据了解,大庄村地处安徽、河南两省交界处,一度因党支部软弱无力,工作陷入困境。在脱贫攻坚中,练村镇抓党建促脱贫,通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打造了坚强的村级党支部。短短3年时间,大庄村积极发展脱贫产业,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善人居环境,迅速实现了从落后到先进的大转变,成为县里的“明星村”。 记者漫步大庄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条洁净平坦的水泥路、一排排别具风格的村民住宅,路边景观绿化带花团锦簇,扶贫车间里一片繁忙,塘边垂钓的老人和游园戏耍的孩子笑声不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