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12-06 第05版:特别报道
| 大 | | 中 | | 小 |
|
|
履职尽责护航平安郑州发展 |
——郑州市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平安建设工作纪实 |
|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王晓磊通讯员刘亚安文图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546 |
|  | | 召开平安建设工作会议 |
|
|
|
核心提示: 2013年6月,郑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准成立“郑州市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平安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紧紧围绕“安全事故无小事”的宗旨,把创建平安建设单位作为中心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平安建设创建活动,平安建设工作取得硕果。 领导重视职责明确 确保平安建设工作成效 “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多年来,郑州市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紧抓安全稳定,落实上级任务,根据自身情况成立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认真部署、积极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平安建设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该中心加强对平安建设活动的组织领导,每次活动开展前,必将进行组织部署,制订活动方案,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责任分工,做好动员。同时,将平安建设工作层层分解,要求承包到人,责任到人,全力以赴,突出重点,做出成效,共同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和谐的良好环境。 在平安建设过程中,该中心形成安全大检查长效机制,专人负责,发现隐患及时处理,进行整改;形成宣传长效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做到防微杜渐;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进行督导和检查,及时检查记录,督促整改问题,完善制度措施,推进工作落实,以实际成效促进中心平安建设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培训演练机制,加强管理和防范,认识消防安全工作的长期性,狠抓落实,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宣传警钟长鸣营造平安建设良好氛围 该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安全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手段,把不安全情况消除于萌芽状态。 该中心利用LED大屏幕,播放消防安全知识,对干部职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利用中心微博、微信群等新媒体,大力宣传平安建设工作,旨在增强中心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杜绝隐患;制作展板、条幅、宣传材料,设立咨询台开展现场咨询解答活动,结合志愿服务活动,面向共建社区群众集中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坚持24小时值班,严格落实节假日值班制度。 精耕业务扎实推进以一流业绩推动平安建设 “我们工作在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第一线,肩负着党和政府保障民生的基本职责。我们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守护社会底线的工作,如果我们不履职尽责,一旦有事,就很容易成为社会的焦点,引发群众的不满。因此,我们扎扎实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好,就会大大减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等特殊群体的不稳定因素,为全市平安建设工作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该中心负责人说。 据介绍,该中心在自身业务方面,每年定期开展核对信息安全专项培训,邀请专家对全市核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系统讲座;每年在全市以多种形式开展以“健全核对机制,助力阳光救助”为主题的核对工作宣传活动,实现政策公开、程序公平、救助准确。该中心制定了《数据汇总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与每个职工、 与各县(市、区)核对机构、与有数据共享交换的各比对部门、与核对平台实施运维公司等层层签订信息安全保密协议,从制度机制上降低了该中心和广大核对从业人员失密、泄密的风险,保障了核对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截至目前,该中心共核对低保申请家庭318372户535614人,查出问题并退出低保8756户19835人,检出率为2.75%;核对低收入申请家庭23108户57375人,查出问题并退出低收入2209户5864人,检出率为9.56%;核对公租房申请家庭115107户191874人,查出与所报收入不符人数为22146人,检出率为11.54%。 该中心对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对,有效提升了郑州市社会救助工作整体水平,实现了“三升三降”: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审批周期明显下降;管理水平明显提升,错保率明显下降;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上访量大幅下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