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11-15
2019-11-15 第07版:法治综合 大 |  中 |  小 

户籍民警朱亚平“小舞台”力争大作为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周惠通讯员刘明军/文图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373
    
入户走访,梳理户籍信息
   朱亚平,女,28岁,中共党员,2015年6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潢川县公安局伞陂派出所户籍民警。
清瘦的身材,温和的性格,她看上去有些柔弱,实际上内心刚毅。她心怀警察梦从警校毕业,自踏入潢川警营的那一刻起,始终牢记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宗旨,立足公安户籍岗位,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坚持把为民服务贯穿到户籍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她心系群众恪尽职守为人民
    朱亚平说:“我的工作很普通,每天和群众打交道,干了3年多的户籍工作,不知不觉就爱上了这个岗位,每当为群众办结一件小事,自己也会觉得很开心。”
    2015年年底,一个星期天的晚上7点多,一名考生家长前来求救,自家孩子在外省参加艺术专业考试,第二天就要进考场,可是邮寄的户口本却被快递公司寄丢了,便立马赶来派出所补办。接到求助后,朱亚平二话没说,不顾天气寒冷,从家里赶到单位,为该考生补办了户口本。考生家长夏某再三向朱亚平表示感谢,连夜将户口本送到孩子手中,最终没有影响到专业考试。
    按照上级机关关于集中解决无户口精准扶贫人员工作的要求,朱亚平专门对辖区没有办理医学出生证明的婴幼儿、被收留的精神智力不正常的大龄妇女等人员进行全面梳理,并针对这些人员家庭贫困、缺少正常监护人的实际情况,在自己怀孕5个多月的情况下,一方面向上级户政主管部门请示补充完善入户手续,另一方面积极与相关鉴定机构联系上门服务事宜,最终在规定时间内成功为辖区第一批无户口精准扶贫人员顺利解决了户口。
她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为百姓
    户籍管理工作涉及入学、就业、社保、医保、补贴等方方面面,在外人看来,这都是户籍民警的权力。朱亚平第一天到派出所上班时,所长就告诫她一定不能因为这些权力滋生歪风邪气。她深知户籍窗口既是服务群众的窗口,更是展示公安形象的窗口。为此,她把所长的话时刻记在心里,默默无闻地在工作上树起标杆。
    去年夏季的一天,杨集村的郭某来到派出所户籍室请求办理户口事项。经过询问得知,其丈夫常年外出打工,家中有4个孩子,一个孩子没有户口,一个孩子户口信息登记有误。郭某说话不太清晰,加上文化程度低,沟通不太顺利,朱亚平耐心细致,反复告知所需材料。两个孩子的户口难题解决后,郭某将家里的农产品送到户籍室表示感谢,朱亚平当面谢绝,并反复解释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的东西我们绝对不能收。”
她爱岗敬业平凡坚守为群众
    户籍业务烦琐,又难出成绩。伞陂镇有常住人口4万余人,春节前后,每天到派出所办理户政业务的群众能排满整整一个大院,大家充满焦急情绪,很多人不断催促。朱亚平一方面要加快办理速度,另一方面还要不停地解答群众咨询,在电脑前一坐就是整整一天,颈椎和腰椎疼痛难忍,但她硬是咬牙坚持着,从来没有喊过一次苦、叫过一声累。
    她坚守在一个平凡的户籍岗位上,风雨无阻,3年来无怨无悔,1000余天兢兢业业地工作,累计办理临时身份证290余张,第二代居民身份证1.1万余张,办理各类户政迁移手续800余人次,解答各类户口咨询事项2500余人次。为了不耽误群众办理手续,她主动放弃年假、周末、节假日值班的倒休。在单位,她是大家公认的敬业爱岗民警。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作为一名户籍民警,朱亚平从事的是最平凡、最普通的工作,在这个小窗口,她默默无闻绽放着自己的青春,用实际行动为一方百姓尽心尽力。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