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10-15
2019-10-15 第16版:法治中国 大 |  中 |  小 

无标题

作者:据新华社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424
“号贩子” 转战网络“3秒一刷”疯狂抢号  随着网络预约挂号的普及,一些从前在医院窗口排队霸占号源,或者一天到晚疯狂拨打挂号热线的“号贩子”,转而使用订制的非法软件,通过攻击官方挂号平台抢号。
   近期,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判处高某等3名“号贩子”九个月至一年六个月有期徒刑。透过这起案件,一条线上贩卖医院预约号的非法产业链浮出水面。
A论坛发帖找工作室6000元订制非法软件“使用自制非法软件,每3秒攻击一次‘京医通’等官方挂号平台抢号。这些票贩子涉嫌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张洪铭说。
        据介绍,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随着网络预约挂号的普及,在医院排队霸占窗口、从早到晚猛打挂号热线等传统抢号招数已很难成功,一些不法分子于是打起了新主意。“听说可以花钱订制针对‘京医通’的抢号软件,当时我就心动了。”主犯高某曾是多年混迹于北京多家知名医院的“号贩子”,随着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的严厉打击及新型挂号方式的普及,他的“生意”每况愈下。
    此后,通过论坛发帖,高某找到位于广东的某软件工作室,以6000元的价格向对方订制抢号软件。该工作室负责人向警方交代,看到论坛上有不少类似的需求就进行了回应,未考虑开发这类软件可能涉嫌犯罪。
    短短半年时间,高某用非法抢号软件从“京医通”抢得三甲医院专家号和普通号源共计590余个,平均每月获利约1万元。
B抢占医疗资源专家号加价2000元
  仅靠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一些躲藏在偏远角落里的“号贩子”就能抢占大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让普通患者挂专家号“难上加难”。
    ——远程“遥控”拉客、抢号。为逃避警方打击,多名线下“号贩子”离开城市返回家乡继续从事非法营生。回到河南周口老家的高某,凭借电脑和手机为众多赴京就医的患者抢号。“客源”主要是他与同伙多年积累的“回头客”。高某的“下线”臧某某在云南丽江做生意的同时也兼职“倒号”。
   ——线上组织动员形成利益联盟。一名被抓获的“号贩子”郭某交代:“以前排队一天也就挂两个号,现在用软件一天能抢4个,最难挂的专家号能加价2000元,一般的号加价200元左右,找我挂号的外地患者居多。”司法机关在办理类案、串案中发现,一些“号贩子”还建立了全国“号贩子”联网平台,将国内一些知名医院划分片区,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他们通过微信群联系,每名“号贩子”有主攻的医院,遇到患者想挂其他医院的号,就把信息发到群里,事成后接单者和介绍人利益分成。据一名涉案“号贩子”交代,他所在的一个微信群里就有100多名“号贩子”,一旦有人被查,消息在圈内迅速传播。
   ——证据电子化,调查取证难。东城检方介绍,“号贩子”反侦查意识较强,涉案嫌疑人对电脑里的相关文件进行技术处理或称手机丢失,难以查明抢号数量和违法所得。对此,办案人员通过技术手段,锁定上百个用于抢号的电话号码,固定关键证据。
C千名“号贩子”被系统关注
    相关法规应完善  近年来,北京通过在医院设置“人脸识别”等方式,加强对“号贩子”的甄别和监控,已有数千名“号贩子”被系统关注。挂号平台和多家知名医院已采用多种网络技术手段防范“号贩子”抢号行为。
   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加强技术监测,切实深入推进分级诊疗,让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得到合理分配。
   北京勇者律师事务所主任易胜华表示,“号贩子”在涉足网络前多以行政处罚为主,只有存在寻衅滋事等情况才能进行刑事处罚。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条例,严惩“号贩子”。
                          (据新华社)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