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09-24 第07版:平安新乡
| 大 | | 中 | | 小 |
|
|
领导责任制全覆盖 凝聚平安创建大合力 |
——延津县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工作纪实 |
|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穆黎明通讯员樊桂领实习生任婧/文图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2611 |
|  | | 延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学凤带头入户开展“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活动 |  | | ▲延津县不断完善三级书记例会机制。图为三级书记例会现场 |
|
|
|
“基层是平安建设的第一道防线,只有筑牢平安根基,才能以基层平安保全局稳定。”延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学凤对河南法制报记者说。近年来,延津县高度重视基层平安创建工作,紧盯综治领导责任制落实关键环节,围绕基层平安创建关键要素,不断推动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基层平安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延津县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平安建设先进县,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落实创建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自平安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延津县石婆固镇集北村的村干部们开展各种宣传工作,村里的警察、律师、治安人员一个不落,白天村民干农活不在家,干部们就晚上入户宣传平安建设。“村里的大喇叭一直吆喝着,我们村十天一个会,逢五开会,有问题就及时沟通解决,不让老百姓作难。”集北村村委会主任孟庆贺说。 “不求金杯银杯,但求百姓的好口碑,我们要的就是老百姓对我们的认可,责任制要落实到每一个干部的身上。”刘学凤说。延津县为推动基层平安创建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明确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抓住了“关键少数”。县委、县政府带头履责,把平安创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决策议事范围,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及其他成员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承担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平安创建工作责任,逐步形成了整体联动的工作合力。 据了解,延津县注重制度的运行与运用,综治部门充分发挥督导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坚持把督导检查贯穿工作推进全过程,对创建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掌握工作进度,实时传导压力,督促责任落实;建立政法工作联席例会制度,每月召集各单位、各乡镇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创建工作汇报,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推动创建工作任务完成。 除此之外,延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执行〈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规定〉的实施意见》和《延津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细则》,从责任主体到责任内容、从督促检查到表彰奖励、从责任督导到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构成了一个系统完备的责任制体系,画出了硬杠杠,设定了硬程序。县委政法委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制定了《延津县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考评办法》等10余项精细化、系统化的制度和办法,明晰了奖惩内容,形成了正确激励导向,力促各级各部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整合创建力量抓实基层平安 据介绍,2018年,延津县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7.8%,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3.8%,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总体目标。延津县委政法委把群防群治作为基层平安创建的重要举措,以群防维护社会治安,以群治促进社会和谐。组织乡村干部、网格员、治安积极分子等组建了万名红袖标志愿者队伍,与乡镇专职巡防队伍形成有力互补,进一步强化了对社会面的治安管控。据延津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延津县综合打击效能连续7年保持全市第一,并持续保持对违法犯罪从严打击的高压态势。 据了解,2018年,延津县对首批6个村进行了“平安建设星”的命名,充分发挥基层平安创建乡村主战场作用,打牢平安创建基础,深入开展平安村(居)创建活动。规范建立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在12个乡镇、342个行政村分别按照乡镇“三室一厅”、村“两室”的要求,建立了高标准、全覆盖的乡村综治中心。全县综治成员单位严格落实平安创建工作责任,履行自身职能,积极主动作为,形成了相互支持、通力协作、齐抓齐管、综合整治的工作格局。 被命名为“平安建设星”的王楼镇陈湾村在平安建设方面可谓下了大功夫。为了创建“平安陈湾”,该村将6名村民代表聘为社会治安信息员和调解员,既确保了治安信息渠道畅通,又有效地化解了尚在萌芽状态的矛盾纠纷。该村还成立了一支由8名老人组成的平安建设老人义务宣传队,走村串户深入群众,面对面地向群众宣传平安建设内容,人民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不断提升。该村也曾在2017年被评为延津县平安建设先进村。 事有千千结我有千千解 在延津县石婆固镇各村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随处可见身穿红马甲、肩戴红袖章的农村妇女同志,她们在村内义务巡逻、帮助贫困户、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这些不求回报、甘于奉献的妇女同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石婆千千解志愿服务队”。 胡庄村的董素梅是服务队的其中一员。多年来,她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资助村内困难儿童,为他们购买书包文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同时,董素梅还会在农闲时召集村内妇女同志,为她们联系打零工的地方。这位朴素的农村妇女用她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截至目前,这支“娘子军”共调解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达200余起,参与调解的案件涉及夫妻矛盾、婆媳矛盾、老人赡养、孩子抚养等问题以及遗产纠纷、邻里纠纷、宅基地纠纷等。有些是村民找上门要求调解的,有些是她们在村里听到消息后主动找上门进行调解的。在案件调解中,她们充分利用真情感化、冷热调解等方法,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案例为支撑、以法律为准绳,法理情并用;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目标,为减少信访量、维护乡村稳定发挥了很大作用。 规范创建考评 促进平安发展 夯实平安建设责任,考评是最有利、最有效的手段。延津县用足用好 这一“利剑”,有效调动和激发了各级各部门开展创建、参与创建的责任和 动力。“延津县在财政不足的情况下,按照县级人均1元、乡镇人均1.5元标准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从财力上保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工作的顺利开展。”刘学凤说。同时,对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延津县还采取了“以奖代 补、以奖促干”政策,专门下发文件规定:凡乡镇每月没有新发生来县信访接待中心登记、不 到县以上有关部门反映问题、每消除一件跨年度信访积案、每化解一起3年以上信访老户案件 的,对有关乡镇、单位给予3000元奖励,以此激励基层强化责任心,为民解忧难,促进大稳定。 “去年,我们对延津县的先进乡镇、先进单位、先进村、先进个人都进行了表彰奖励。”延津县委政法委 副书记郑艳艳向河南法制报记者说。为鼓励先进,进一步推动平安延津创建工作深入开展,2018年对平 安建设工作5个特殊贡献单位,6个先进乡(镇)、30个先进单位、33个先进村、44个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对 2018年度平安建设工作先进乡(镇)和先进单位在编在职干部职工按工资供给渠道增发一个月的全额工资,仅该项奖金就高达1000万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