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09-11
2019-09-11 第06版:省会政法 大 |  中 |  小 

闫明:执行攻坚战的热血尖兵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王晓磊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396
人物档案
    闫明,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一庭庭长。做事认真有钻劲儿是他最大的特点,到执行庭工作一年多,他就自行研发了“四三二一工作法”,目前该工作法已成为全市法院执行法官的“执行指南”。
强制腾空“老赖”别墅
    8月2日9时50分,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全市14个基层法院,同时开展“腾房大行动”。由闫明带队的一组直奔别墅主人苏某家。
    苏某是一家体育器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以名下一套别墅抵押,向银行贷款800万元。因未及时还款,银行诉至法院,法院判决体育器材公司及苏某等人偿还银行800万元及利息。随后,银行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15年1月28日、2016年5月25日,法院两次公告送达执行通知书及裁定书,告知苏某将对其名下所查封的房产进行评估拍卖。2017年6月2日,在申请人认可的情况下,房产公开竞拍。今年7月5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向苏某发出强制搬迁公告,但其仍无行动。
  “法律程序全部走完了,今天一定要腾空,我们给你半个小时,你把贵重物品拿走,其他东西我们帮你搬。”闫明的话掷地有声。
    当看到苏某家80多岁的老母亲卧病在床时,闫明让苏某先找个房间将老人安置好,并对苏某说:“如果你们没有车,我们可以安排。”
    安置好老人,搬迁开始。在公证处公证员、当地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当地公安民警的见证下,执行干警历时6小时成功将房腾空。
积案从800多起到不足百起
    重大信访执行案件的化解难度可想而知,但一年多来,执行一庭化解了很多执行积案。
    据法官助理杜虎介绍,有一个案件当事人王某,因房屋拆迁不满安置的房子,告了村委会。因后来法院判决中没明确具体的内容和方案,老太太便拿着该份判决书,提出不可能实现的要求。
  “既然是判决问题,就应该征求一下审判员的意见。”闫明提供工作思路。之后,经过执行一庭一年多的努力,审判机关明确了3种具体解决方案。如今,该案已符合终结程序。
  “面对大量疑难的执行积案,闫明抽丝剥茧深入分析,找方法。”杜虎说,在他们那儿,超长期积案都是超过36个月,年限最长还有4年未结的,但自从闫明到了执行一庭,一年多时间,“把超长期积案800多件消化到现在的不足百件”。
“四三二一工作法”成全市“执行指南”
    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特殊主体难碰,针对执行中的各种“难”,去年5月,“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阶段,刚从审判工作调到执行岗位上的闫明便想着,得制定规则,一切规范起来才行。
    通过对执行案件调研、分析,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他先后拟定了五六个规范性文件。这些规范性文件包括采取重大执行行为前进行合议、文书审批签发权限的暂行规定、网络司法拍卖起拍价确定办法等6个规范性文件、12项规章制度。
  “四三二一工作法”是闫明制定的最为亮眼的工作制度,也成为全市法院执行法官的“执行指南”。“四三二一工作法”,即紧盯四类案件、每日反馈三查、保证规范录入、规范结案的两个规范、第一时间结案,杜绝超期,针对涉民生案件、批量案件、小标的案件、大标的案件,制订不同的执行方案,利用信息化手段每天反馈查询,强力推进执法办案,压缩办案周期,让执行案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执结。
    闫明本人在承担大量管理事务性工作的同时,作为案件承办人今年已执结616起案件,整个执行一庭目前已结案2300起。
  说到取得的成绩时,闫明把功劳归到了执行一庭所有工作人员身上:“全庭的同志都很拼,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