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09-05 第03版: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大 | | 中 | | 小 |
|
|
登封市法院“封调禹顺”社会治理创新的登封探索 |
|
|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王晓磊荆锐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493 |
|
|
|
近年来,登封市法院立足司法职能,主动参与社会治理,不断探索和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建立“封调禹顺”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将调解时间段辐射至诉前、诉中等各个环节,积极推进矛盾预防和源头治理,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作出积极贡献。 改堵为疏延伸司法服务注重诉源治理 该院不断深化“枫桥经验”内涵,创新化解矛盾方式,承袭大禹治水“改堵为疏”的文化精髓,从人民群众最恨、最怨、最烦的事情抓起,主动参与并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封调禹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封调禹顺”就是指顺应社会矛盾发生演变的规律,主动到群众中间去,就地化解矛盾,从而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同时,通过在法院机关设置诉调对接中心、在法庭设置调解分中心等措施,打造一站式的纠纷解决机制,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元的司法需求。 “该机制将调解贯穿于萌发、诉前、诉讼、执行、四到位阶段,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全覆盖,以期政通人和气顺。”该院立案庭庭长王真理介绍说。 调解多维度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法庭的调解中心,我可以视频连线法官对我的案件进行指导调解,这边法庭里的民调员也非常耐心周到。” 张某是一起合同纠纷的当事人,他和案件的另一当事人杨某正在该院卢店法庭“封调禹顺”调解中心进行案件调解。其间,通过视频连线,该院机关立案庭的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案件的情况后,向当事人讲述了相关法律法规和解决纠纷的具体建议,驻庭民调员又从情理方面进一步疏导,最终两人互相让步、握手言和。 该院将社会调解力量不断延伸到最基层、最前端,构建出“村里有调解点,乡镇有调解站,市(县)有调解中心”立体化多维度全覆盖的调解阵地。同时,该院依托登封市委市政府,发动全市1033名民调员组建起覆盖全市的调解网络,在各个乡镇以及行业组织设置调解中心,配备“法官+调解员”进行调解,并在有条件的乡村设置多元化解分调解平台,实现视频调解、视频监督和专业法官全程连线指导,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司法服务。 调解贯穿始终 推进涉诉矛盾妥善化解 在该院,调解贯穿诉讼全流程,且每一个流程中都实现了诉与调的无缝对接。调解过程按照程序规范进行,所有进入调解程序的诉前纠纷统一进入“诉前调字号”,按诉前调流程完成系统录入、形成电子卷宗、立卷归档等工作,同时与最高法院诉前调解大平台对接,实现与其他调解的互联互通。2017年以来,登封市的“封调禹顺”民调员共化解纠纷1.4万余起。 进入诉讼阶段的纠纷,在征求当事人意见后也交由“封调禹顺”调解中心先行调解。调解过程中,由审判团队帮助指导调解,庭前引导当事人以协商方式解决纠纷,庭中针对争议焦点进行调解,庭后释法明理调解,在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既平稳当事人的情绪又有效化解纠纷。今年以来,各个“封调禹顺”调解中心共化解诉讼纠纷案件652件,占到了民事诉讼结案数的21%。 整合资源提高非诉方式解纷权威性 “一开始我对调解是有怀疑态度的,不经法官判决,光让民调员调解,咋能保证这赔偿标准和结果既公正又权威呢?直到调解时发现法院邀请的民调员都是专业人士,这才放心,我对调解结果很满意。”当事人宋某说。 该院建立司法调解特邀机制,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分别邀请妇联、劳动仲裁部门、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等组织参与到案件的调解中,在接受法院立案前委派或者立案后委托依法进行调解,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解决纠纷,既有效加强调解工作的说服力和针对性,也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