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08-30 第03版:重点阅读
| 大 | | 中 | | 小 |
|
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
酒场散得没这么简单 |
请记住:同桌饮酒,有四种情况要担责 |
|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吴倩王东实习生黄一豪通讯员刘建章李冰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2589 |
|
|
|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我都喝两杯了,你怎么才第一杯!”“别废话了,快喝!”…… 生活中经常有朋友聚会,而选择“以酒会友”的不在少数,酒场上像上面的劝酒话大家更是“习以为常”。喝酒很常见,因同桌饮酒之后同伴发生了事故自己被追责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酒场结束,一醉酒男子将车交给同样喝醉的朋友开,作为涉嫌危险驾驶罪的共犯被判了刑;一男子饮酒后意外坠河溺亡,两名酒友没有尽到照顾义务需承担责任……这不,我省最近就有两起这方面的案例。 在此,法官提醒广大群众,喝酒莫劝酒,如果同桌饮酒后发生四种情况,你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男子喝完酒没开车也获了刑 酒后驾驶机动车不仅给他人和自身造成危险,还要受到法律的处罚,达到醉酒标准的,还会以犯罪论处。可是,男子秦某喝酒以后并没有驾驶机动车,却依然被追究了刑事责任。 秦某和朋友范某等人在焦作市一饭店吃饭,其间秦某和范某均饮用了白酒。吃饭结束后,秦某将自己的小客车交给范某驾驶,自己坐在副驾驶座位上。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被执勤民警查获。经鉴定,范某血样中的酒精含量检测值为138.04mg/100ml,已达到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标准。 近日,焦作市马村区法院对秦某涉嫌危险驾驶罪一案进行审理。法院审理认为,秦某在明知道范某饮酒的情况下,仍将其本人的机动车交给范某驾驶,系范某危险驾驶的共犯,其行为已构成危险驾驶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本案系共同犯罪,秦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秦某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其可以从轻处罚。据此,法院以危险驾驶罪判处秦某拘役1个月15天,并处罚金3000元。 饮酒后溺亡,酒友亦担责 与朋友饮酒后意外坠入护城河溺亡,责任究竟是由死者自己负担,还是由几名酒友负担?或者是由对护城河及河堤进行修建的施工方某公司来负担?近日,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了这起特殊的生命权纠纷案。 前年春节期间的一天晚上,杞县居民李某让朋友刘某出面召集赵某、张某到饭店吃饭,席间他们喝了不少白酒和啤酒。 当晚9时许,赵某要带哭闹的孩子回家,便先行告辞。时隔不久,饭局结束。刘某送张某回家时又接到马某的电话,后3人到了一个夜市摊,要了一瓶白酒,再次推杯换盏。喝了一会儿,因为话不投机,刘某与马某发生口角,张某将两人拉开。从地上站起来后,刘某打车离开,张某和马某各自回了家。 当晚,刘某一直没有回家,次日家人报警。10多天后,警方在护城河里发现了刘某的尸体,法医鉴定为机械性窒息死亡,符合生前落水的情形。警方现场查看发现,刘某回家的必经之路上,一段护城河及河堤正在由某公司施工修建,没有安装安全防护栏,也没有设置任何警示标志,行人可以随意通行。 得知刘某死亡的消息后,其家属将某公司及张某、马某、李某、赵某等4人告上法庭,要求5被告赔偿原告死亡赔偿金等共计30余万元。 杞县法院审理后认为,刘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对自己饮酒和饮酒后的行为负责,因酒后通过道路时没有尽到注意义务,致使其落水死亡,其本身存在过错,对于其死亡的发生应承担主要责任;被告某公司在对护城河及河堤施工修建过程中,在没有安装护栏的地段没有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及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致使刘某落水死亡,对于刘某的死亡存在一定过错,应对其死亡承担次要责任;在两次吃饭过程中没有证据证明被告李某、张某、赵某、马某有恶意劝酒行为,被告李某、赵某对于刘某的死亡没有过错,原告要求其二人承担赔偿责任没有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被告张某、马某与刘某在夜市吃饭时,在刘某醉酒状态下,让其独自回家,二被告没有尽到照顾义务,造成刘某死亡的后果,对此二被告负有相应责任,也应承担部分民事责任。法院依法判决被告某公司赔偿原告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共计11万元。被告张某、马某赔偿原告两万余元。 一审宣判后,刘某的家属认为赔偿过低,提起上诉,在二审审理期间又提出撤诉申请,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准许撤诉。 法官说法 省法院刑四庭副庭长常晖介绍,同桌饮酒后,发生四种情况需要承担责任。 强迫性劝酒。根据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因醉酒发生意外造成自身伤 亡,多数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 自负责任。但是,如果在饮酒过程中,同桌人 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野蛮灌酒、言 语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纠缠不休等,只 要主观上存在强迫的过错,对于损害后果 的发生,劝酒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赔 偿责任。 明知对方不能喝仍劝酒。如果 明知对方不能饮酒仍劝酒,使对方 因喝酒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 导致伤残、死亡,劝酒者需要担 责;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劝酒 诱发疾病的,劝酒者无须承担过错责任,但根据公平责任原则也需承担赔偿责任。即劝酒者无论是否知道对方不能喝酒,都应承担责任,只不过前者须承担较大责任。 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同饮人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此时如果发生意外,同饮人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未劝阻醉酒者驾车,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一旦发生损害结果,同饮人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已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同饮人则可以减轻责任或免责。 常晖提醒大家,不仅要做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也要做到不向开车的人强行劝酒,不教唆醉酒的人开车,不把车辆借给醉酒的人驾驶,否则,即使不开车,也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延伸阅读 关于酒驾,有些事你应该知道1.酒后开着空调在车内睡觉也算酒驾? 最近在网上有传,酒后开着空调躺在车内睡觉也算酒驾,因为“只要汽车处于启动状态,就算没有开车也会被算作酒驾”,这让网友们很疑惑,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交警部门表示,饮酒(醉酒)驾驶交通违法犯罪行为 的认定,要符合3个条件: a.酒精含量达到一定数值标准。 b.驾驶机动车。 c.上道路行驶。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驾驶的行为,主要是 指车辆启动之后发生了物理位移,所以如果仅仅 是酒后躺车内休息,不能算酒驾行为。 2.酒后挪车也算酒驾? 酒后只要将车辆启动并行驶,即构成酒驾。 3.搭乘酒驾车也要负责任? 交警表示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所谓“酒驾车”的同车人承担责任,一般是指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 明知驾驶人喝了酒,还将车辆交由 其驾驶,以及教唆、指使、强迫驾 驶人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可能涉 嫌构成危险驾驶共犯,将被追 究刑事责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