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07-10
2019-07-10 第16版:法治中国 大 |  中 |  小 

按间出租N+1租赁模式合法了?

作者: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776
    5月1日,苏州正式施行于年初批准通过的《苏州市出租房屋居住安全管理条例》。该条例中规定,使用面积超12平方米的起居室(厅)可以隔为一间居室单独出租。这意味着N+1模式在苏州正式获得合法地位。
    苏州的这一做法让很多人感到惊讶。因为2017年北京大兴公寓火灾以及有关部门对隔断间的打击,似乎就发生在昨天。怎么突然之间,这种做法又合法了呢?N+1合法化将给我们带来什么?人们担忧的隔断间安全等问题又能否得到解决?
1行动的不只是苏州
    2017年11月,北京市一家隔断式公寓发生火灾,共造成19人死亡,8人受伤。
    此后,北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40天的安全隐患排查及清理整治工作。因此,人们对N+1这种隔断并没有太多的好印象。所以,苏州最近的N+1合法化,让不少人感到疑惑不解。但事实上,早在2014年,N+1租房模式就多被公开提及。
    2015年1月,上海推动实施N+1合法化。
    2016年,时任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陆克华表示,住建部将研究制定现有住房改造后按间出租的条件以及人均居住面积的标准、单间最多居住人数等办法,确保房屋住用安全。
    2017年1月,广东省允许住宅按规范改造后出租;2017年12月,成都出台规定,要求住宅改造后出租人均面积不得低于4平方米;同年8月,南京、杭州相继出台政策落地N+1合法化……
    2018年1月,武汉市发布《关于规范住房租赁服务企业代理经租社会闲散存量住房的试行意见》,规定单套住房内使用面积12平方米以上的客厅,可以作为一间房间单独出租使用。2018年年初,成都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和规范管理我市住房租赁市场的意见》及文件解读文本,出租房隔断间将被允许。
    正是在这股浪潮下,2018年11月,苏州发布草案,初探N+1合法化。而到2019年,一线城市广州也开始跟进。
2为何N+1势在必行?
    2017年11月,北京大兴“聚福缘”公寓发生火灾,8月,北京就出台了监管文件,要求不得改变房屋内部的布局分割出租。简单地说,就是禁止N+1。可是,从苏州到广州,推动N+1合法化在两个月的时间内迅速展开,间隔时间之短、示范效应之广,令人惊讶。
    一边是禁止N+1,而另一边这种模式又被公开鼓励。这看似有些自相矛盾的局面为什么会产生?这是因为,一方面,现有的N+1很多还不规范,问题频出;另一方面,在像苏州、广州、南京这样租赁市场供求关系比较紧张的城市,住房难的问题很大,须N+1来救急。
    4月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大幅放宽各大城市的落户限制。可想而知,未来,人口还将向大中城市聚集,一些现在用地尚不紧张的城市,将来可能慢慢变得紧张;而现在用地已然紧张的城市,将来会更甚。
    面对供需失衡,推动N+1合法化是大势所趋。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租赁住房的供给量。
3不进行合法化,也有人偷偷搞N+1
    此外,推动N+1合法化,还便于明确标准,统一管理,反而可以减免隐患。
    过去,执法部门也经常打击N+1,但住宅毕竟是私人领地,不可能频繁地挨家挨户排查,执法成本太高。运营机构偷偷摸摸搞N+1,有时候连一手业主都不通知,更不会到相关部门去备案。
    N+1合法化以后,不用冒风险偷偷摸摸干了,机构主动备案的动力会更强一些。
    而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从法律上对N+1进行规范。
    此外,对于租客来说,实行N+1之后,虽然自己居住的空间会缩小一些,但是相对来说可以少付一点租金,减轻生活压力。对整个社会来说,可以缓解租金的上涨。
4搞好N+1,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N+1合法化的初衷是好的,那就是更好地满足住房供需紧张的城市人们的住房需求。然而,一项政策要得到民众认可,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就N+1来说,立法推动其合法化只是开始,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明确标准,形成统一规范,加强监管,切实保证租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居住品质。
    住,是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N+1可以增大租赁住房的供给,帮助解决人们最基本的住的问题。至于住得安全,住得舒适,还有待于标准、规范的进一步完善,监管的进一步加强。N+1模式能否长期、顺利推行,还有待后续检验。这注定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未来的前景值得期待。(据瞭望智库)
什么是N+1?
    简单来说,就是将租赁房屋中面积较大的客厅、起居室改造为一间房单独出租。“N”可理解为出租房屋房产证上登记的房间数,“1”就是由客厅改造后多出的那一间房。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