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06-14 第10版:卫生与法
| 大 | | 中 | | 小 |
|
|
走出护眼误区 |
|
|
作者:郑州市健康教育所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654 |
|
|
|
孩子得了近视后,家长应该怎么做?许多家长由于缺乏正确的眼保健知识,对近视有误解和偏见,耽误矫治。 误区一 孩子年龄小,无须配眼镜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小小年纪就戴眼镜,近视度数更容易加深,眼镜就永远摘不下来了。 近视度数是否加深,与眼镜没有太大关系,要看眼睛本身的屈光状态变化。配眼镜是为了矫正近视,戴合适的眼镜能有效防止近视度数的加深。 误区二 眼镜不需要一直戴着 大多数人认为,孩子只需在听课、看黑板、写字看书时佩戴眼镜即可。 目前,业内主流观点认为,眼镜需要一直佩戴,这样能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只有当近视度数特别小(小于 200度),看近处事物清晰度不受影响时,可以考虑看远 处的时候再戴眼镜,看近处时不戴。如果近视度数较 深,就需要一直戴眼镜。 误区三 护眼灯和眼保仪能缓解近视 现在市面上很多商家打着缓解或治疗儿童近 视的旗号,向家长推销护眼灯和眼保仪。家长 信以为真,并以高价购买,给孩子使用。 其实,这类护眼设备对于消除眼睛疲劳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延缓近视没有根本性的改善作用。 误区四拒绝给孩子散瞳,散瞳伤眼睛 到医院检查视力,当听到医生说要散瞳检查后,就动摇了。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年纪太小,散瞳会伤害眼睛。 散瞳药物本身的作用是麻痹睫状肌。如果想要测得眼睛真正的屈光状态,就要让睫状肌松弛下来。儿童的眼睛调节能力很高,如果不散瞳,就有可能检查出过高的近视度数,或者本身无近视而检查结果表现为近视(假性近视)。 散瞳后产生的瞳孔散大、畏光等情况均属正常现象,家长无须担忧,只需要在散瞳后避免强光照射,不近距离用眼即可。 (郑州市健康教育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