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06-13
2019-06-13 第24版:法治聚焦 大 |  中 |  小 

“聪明药”到底是一种什么药?

作者:据新华社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247
    吃了就能变聪明、无副作用、能增加免疫力……近年来,每逢全国性各类考试前夕,一种号称“聪明药”的药品便在网络走俏,一些家长、学生热衷购买服用。
    记者调查发现,所谓“聪明药”属于国家严格管控的精神类处方药,不能随意购买。在相关部门屡次严打之下,一些药商转入地下,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隐蔽销售。
    在网络上,“聪明药”销售火爆,高峰期甚至出现断货。“平时利他林通常每粒卖16元至30元不等,但在特殊时段很难买到,于是有人乘机抬高价格,最多能卖到一粒100多元。”一位买家告诉记者。
    记者调查发现,吃“聪明药”的人群中,有的是面临高考、考研等重要考试的学生;有的是职场人士,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想通过药物补充精力,提高效率。
2 吃了“聪明药”,真的变聪明了吗?
    不少吃过“聪明药”的人说,吃药后短期内精神集中度会提高,不容易分神。“吃了药后连续学三四个小时都不会累,不知不觉做完了很多事情。”北京一名大学生告诉记者。
    吃了药真的会变“聪明”吗?秦女士告诉记者,刚开始吃药后效果不错,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的精力却很难再集中了,昏昏欲睡,总想吃药。
    胡月月是西南一所高校外国语学院的研究生,考研前压力大,她听同学介绍,服用了一周“聪明药”。“每天一粒,一开始好像很精神,但是药效过后感觉比较疲劳、迟钝。最终也没有起什么作用,成绩和平常差不多。”
3“聪明药”吃了啥效果?
    记者了解到,所谓“聪明药”主要包括莫达非尼、专注达、利他林、择思达、阿莫达非尼等,在临床上属于精神类药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药学部临床药师于磊说,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发作性睡病等,不会提高人的智商、智力。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李伟介绍,服用此类药物短期内会有一定的精神振奋作用,但是长期服用可能会有心跳过快、食欲下降、失眠、焦虑等副作用,甚至引起成瘾症状。为解除压力服用这类药品属于饮鸩止渴。
4“聪明药”到底是什么药?
    于磊介绍,这类药物都属于国家严格管控的精神类药品,必须由专科医师开具特定的处方才能购买使用。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线上药房销售十分随意。
    此外,在一些二手电商平台,也很容易买到“聪明药”。
    一位名为“米花力”的闲鱼平台卖家挂出“聪明的一休药盒转让”信息,仅一小时就有16名买家标记“想要”。记者联系卖家,对方通过微信发来一张利他林价目表,显示有瑞士、美国等国生产的药品,价格不一。这名卖家说,每年各种重大考试前买家会比较多。 (据新华社)
    相关规定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显示,利他林、莫达非尼均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经营管理办法,未经批准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经营活动。
    声音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这类药品通过网络隐蔽销售的情况屡禁不绝,相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网络监管,对涉事平台要严肃追责。要严格管理、约束医生在线开处方的权力,把处方药相关制度真正落实到位,保障在线处方真实、合理。
  同时,社交媒体和网络销售平台也要担负起法律和社会责任,通过技术手段查获、拦截非法交易。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