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06-13
2019-06-13 第15版:平安鹤壁 大 |  中 |  小 

看“补窟窿法官”咋执行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李杰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216
    5月21日,河南法制报记者跟浚县法院执行局被称为“补窟窿法官”的苏建新前往善堂镇执行案件。
    8时许,大家出发。车子驶过很长一段崎岖的小道,40多分钟后赶到第一起案件的当事人家门口。法官一再敲门,却没人开门。这是一起离婚案,双方离婚前花9万元首付在县城买了一套按揭期房,离婚时经法院调解,房子给了男方,男方答应支付女方4.5万元做补偿。可是几年过去了,男方一直不给女方补偿款,法院来了10多趟了也没见到男方。苏建新很着急却并不泄气。“前不久男方再婚了,我当时给他打电话说,‘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我们如果到现场执行也不合适,希望你能尽快主动配合法院履行义务’。”苏建新抓住机会为当事人留足了面子,让男方十分感动,表示会尽快筹措资金还上欠款。然而当天,苏建新现场又打了几个电话,男方均没接听,他只好照计划开始执行下一起案件。
    第二个案子是浚县农场申请执行三名职工拖欠承包费的案件。该案经法院多次讨要没一家给付。10时许,苏建新先后到三名被执行职工家均没有人在。“关系不能搞僵了,都是在农场干活的职工,早上不见晚上见,僵局了对农场以后的生产经营都不利。但是,还要尽快打开局面,因为其余还有50多名职工拖欠承包费,一旦大家都认为给不给无所谓,那以后就不好办了。只有尽快加大力度,让先被起诉的三名职工履行,其余欠账户才能主动把款还上。”苏建新给申请执行的农场代表反复讲清自己的打算后,对方才答应暂时离开被执行人家。
    临近中午时开始执行第三个案件。李甲和李乙两人是同村同姓的好朋友,几年前合伙购买收割机收麦子挣钱。设备买好后,李甲雇自己的小舅子刘某和李乙一起驾驶收割机割麦作业。一次,麦秆把机器绞住了,李乙停车掀盖取麦秆,这时刘某不小心触碰了操作台开关,收割机转起来把李乙的左胳膊绞断了。李乙住院治疗共花医疗费10万多元,左胳膊装上了假肢。因治疗费用问题,李乙将李甲诉至法院。李乙没法再驾驶机械了,经法院做工作,原来花10多万元合伙购买的机器转让给李甲经营,李甲拿出5万元补偿给李乙。二审判决已经生效5个月了,李乙通过执行法官向李甲主张除15万元的医疗费、补偿费外还有几个月的利息近3000元。李甲说,别人的案件能按时还上本金就不赖了,怎么还能索要利息呢。李乙却觉得自己的主张有法律文书作证,合理合法。双方越说越激动。这时,苏建新把李甲叫到一旁,把该案一审、二审的判决时间、生效时间逐一厘清,把利息计算标准进行了说明,并耐心劝说李甲体谅李乙受伤残疾的难处。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调解,双方就执行款项终于达成了协议。
    忙了一天,终于促成了一起案件的执行,苏建新等人的脸上也有了一丝笑意。
记者手记
    很久以前,时任浚县法院善堂法庭庭长的苏建新自己动手给当事人修房子补窟窿,化解了一起积压多年的邻居间因小事引起的矛盾纠纷案,成就了“补窟窿法官”一段佳话。现在,苏建新说,目前剩下的执行案件都是硬骨头,只有把情、理、法灵活运用,把握适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案结事了的效果。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