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05-22 第15版:政法一线
| 大 | | 中 | | 小 |
|
借钱不还闺蜜变成仇人 |
法官好言相劝二人冰释前嫌 |
|
|
作者:王建波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870 |
|
|
|
本报讯 近日,栾川县一对多年的好闺蜜因为借钱纠纷闹得不可开交,一方一气之下向法院起诉另一方。在执行法官的好言相劝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重归于好。 朱某和姚某本在同一单位工作,同时也是闺蜜,关系甚好。工作期间,朱某以偿还信用卡、家里有事急需用钱等理由,陆陆续续从姚某手里借走7万余元,姚某因碍于面子,没向朱某讨要。2017年,姚某因购房急需用钱才向朱某说起借款的事,但朱某却以经济困难为由不偿还欠款,俩人因此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大打出手,最终反目成仇。姚某将朱某诉至法院,两人经栾川县法院主持调解达成协议,约定朱某分期向姚某偿还欠款7万余元。调解协议生效后,朱某在约定期限内没有履行还款义务。万般无奈之下,姚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希望通过执行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立案后,执行干警马上向朱某发出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当天就对朱某的财产进行了查询,发现朱某虽然上着班,但并无可供执行的财产,遂依法冻结了朱某工资账户上的6000余元。今年5月,执行干警到银行准备扣划朱某款项,发现该账户中还是最初冻结的额度。经过调查,执行干警发现朱某擅自更改了工资账户,而且所发工资没有用于偿还姚某的欠款,导致执行进度推延。执行干警依法调取了朱某变更后的工资账户流水并冻结了该账户。 5月17日一大早,执行法官来到朱某家,顺利将朱某带回执行局。一开始,朱某没有意识到自身行为的严重性,狡辩说因为工资卡丢失才补办了新卡,并没有逃避执行。执行法官将证据摆在朱某面前,告知其行为已构成拒执罪,将来有可能被判刑,现在要依法对其采取强制措施。朱某顿时号啕大哭,苦苦哀求姚某和法官不要拘留她,当场用手机给姚某转账2万元,承诺剩余欠款将在6月底履行完毕,并向姚某诚恳道歉。 执行法官对朱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责令其写出深刻检查。姚某告诉法官,自己只想把钱要回来,不想让朱某太难堪,毕竟两人在一个单位共事,低头不见抬头见,而且以前关系也非常融洽。法官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姚某表示可以原谅朱某,只要朱某把钱还了,两人以后还是朋友。经过执行法官的努力,两人的关系也得到缓和。 (王建波)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