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04-16
2019-04-16 第07版:法治综合 大 |  中 |  小 
村里的脱贫故事系列报道之一

扶贫车间搬进胡二庄村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董景娅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421
开栏的话
    精准扶贫这几年,村庄变了,村庄里的农家变了,农家里的人变了,驻在村里的干部也变了。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捷报频传,省司法厅对口帮扶的4个贫困村,全部提前两年脱贫。村里发生的一个个生动的脱贫故事,因闪烁着奋斗光芒让人心生敬意,因折射出人性温暖让人倍感欣慰,因浸透着辛勤汗水让人热泪盈眶。
    即日起,本报推出《村里的脱贫故事》系列报道,通过镜头记录4个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发生的感人故事,展现贫困户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的变化,以及扶贫干部、帮扶责任人的风采。今天讲述胡二庄村村民努力脱贫致富的故事,以及该村创新扶贫模式带来的成果。
    走进宁陵县城郊乡胡二庄村扶贫车间,河南法制报记者看到,200多平方米的制衣车间整齐排列着60余台缝纫机。车间内人头攒动,机器轰鸣,工人们在各自的工位上忙碌,紧张而有秩序。
    今年53岁的张明香正在工位上埋头仔细地合侧缝,这活儿看似简单,但很需要耐心细心,要上下检查反复确认对齐,而且不能有线头遗漏。在她身旁,已经摞了一米多高的成品,这是她一个上午的劳动成果。“这份工作好啊,不但能在家门口就业,更重要的是可以照顾家人。”停下手中的活儿,张明香无限感慨地说。
    两年前,张明香的爱人因车祸意外受伤,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上有老,下有小,养活一家老小的重任全落在了张明香身上。既要留在家照顾丈夫,又需要打工赚钱,两者又不可兼得,张明香的处境十分艰难,他们一家,也成了村里的贫困户。
    2017年11月初,转机出现了。
    帮扶工作队进驻该村后,一直在探索带领胡二庄村长效脱贫的方式。“一个贫困家庭,只要有一个人在外打工赚钱,这个家庭就能基本达到脱贫标准。”胡二庄村驻村第一书记王云飞说。经过一番考察,省监狱管理局党委决定在村里开办“扶贫车间”,激活农村富余劳动力,让出不了远门的老百姓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
    说干就干。省司法厅和省监狱管理局积极帮助驻村工作队解决实际困难,组织党支部多次入村开展帮扶,协调“扶贫车间”生产启动资金,多方联系生产订单,指派专业人员多次入村指导车间生产。就这样,出资金、出管理、出订单,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开张顺利。截至2018年底,扶贫车间共实现利润70多万元。胡二庄村困难群众实现务工收入105.23万元,人均月收入达2000多元。
    据王云飞介绍,“扶贫车间”共吸纳务工人员66人,其中贫困人员25人;11户老弱病残贫困人员委托其直系亲属在车间务工。此外,车间还安排了25名65岁以上老人,在车间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增收,让老人也享有靠自己双手脱贫致富的权利。“‘扶贫车间’进村,对于贫困户的帮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王云飞告诉河南法制报记者,截至2018年底,累计脱贫78户22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1%,实现了整村脱贫。不仅如此,在2018年底宁陵县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巡回观摩活动中,胡二庄村代表城郊乡参加考核并取得优异成绩。
    “把‘车间’搬到贫困户家门口,贫困户可以就地就业,激发了他们的脱贫斗志,让他们重新找回了获得感和尊严。此外,‘扶贫车间’让很多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住了亲人,更是实现了农村地区的和谐健康发展。”王云飞说,为了让“扶贫车间”能够可持续发展,目前,车间已培养4名管理人员、25名技术较为熟练的服装加工人员。下一步,将逐步指导村委自主进行车间管理,接社会订单,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在这个春天,河南法制报记者在胡二庄村看到,村民们致富的希望,正在家门口生长。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