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9-03-19 第06版:法治综合
| 大 | | 中 | | 小 |
|
|
武陟助推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高质量发展 |
健全机制、警务前移、规范管理……近年来,武陟县公安局乘着全省公安机关大力推进“一村(格)一警”建设的东风,助推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高质量发展。 |
|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井春冉实习生杨瑞雪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291 |
|
|
|
建立“三个机制” 做牢基础支撑 建立基层倾斜机制。武陟县高标准建设44个警务室、347个警务工作站,配备社区民警44名,招录辅警389名,实现了“一村一警”或“一村多警”;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投入资金400万余元,统一了警务室、工作站标识标牌,为“一村(格)一警”辅警配备了办公用品、勤务通手机、电动自行车、单警装备等。 建立考评激励机制。该县将派出所分为三个等级管理水平单位,评定出四个民警等级,核定相应等级化奖金。在该县县委政法委统筹下,各乡镇出台了《“一村(格)一警”履行“六大员”职能奖励办法》,营造拴心留人、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2018年,全县各乡镇(办事处)奖励村(格)辅警220人次;开展“辅警之星”评选,奖励村(格)辅警110人次。 建立领导约谈机制。该县公安局领导定期到派出所调研,督促指导软硬件建设、伤害案件办理等工作。同时,建立约谈制度,对工作落后的派出所,由分包局领导约谈所长,限期整改。 推行“三个前移”全力服务群众 服务管理前移。该县村(格)辅警自主探索,自导自拍防诈骗小视频,在该县各学校中广泛转发。2018年,全县村(格)辅警编辑防范信息240条,受益群众30万余人;走访群众20万余户,发放防火、防盗骗、防溺水等宣传单5万余份。 风险防范前移。该县以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采取源头排查、三色预警、教育引导等措施,充分发挥村(格)辅警“六大员”职能作用,联合矛盾调解中心调解员、“五老人员”、基层党员干部等,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2018年以来先后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00余起。 阵地控制前移。该县进一步完善网格化巡防体系,全方位开展“雪亮工程”建设、“零发案”村街创建、“一标三实”采集等工作,提高见警率,控压发案空间,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2018年,全县村(格)辅警提供案件线索297起,直接侦破案件10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6名,成功规劝在逃人员15名。辅警杨小川通过基础摸排,抓获一名男扮女装的犯罪嫌疑人,直接带破入室盗窃案60余起。 打造“三个规范”确保提质增效 规范基层管理。武陟县公安局坚持“务实、便民、高效”的原则,将内务管理、执法办案、户籍办理、社区警务等日常业务纳入绩效考核范围,每月对派出所进行实地督导检查,列出问题清单,限定整改期限,切实提升基层派出所正规化建设水平。 规范案管执法。该局建设可视化指挥系统,在派出所设立案管室,强化警情、案件、场所、财物、卷宗管控职能,实现了派出所民警处警行为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伤害案件结案率连续3年达到95%以上。 规范科技应用。该局改革优化传统警务模式、机制和组织架构,搭建视频监控云平台,实现视频巡控城乡一体、全域覆盖,实现警务工作从静态到动态、从粗放到集约、从模糊到精确的转变,使信息化转化为公安战斗力。2018年,全县刑事案件发案总数同比下降6.24%,侵财案发案数下降8.65%,入室盗窃案发案数下降16.02%,盗窃电动车案下降18.66%。 “我们将进一步健全机制,狠抓落实,打好打赢‘一村(格)一警’品牌工程暨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这场硬仗。”武陟县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