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9-02-21
2019-02-21 第16版:平安商丘 大 |  中 |  小 

老杨、大丁和静静 瞧这警营一家子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何永刚通讯员王哲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184
    老杨是柘城县公安局一位有着34年警龄的老民警,退休后又被请回去帮忙。
    15年前的一天,柘城县邵园乡发生一起恶性强奸案件,犯罪嫌疑人邵某66岁,受害人6岁,但邵某始终缄口不语。老杨把饭菜端到邵某面前:“论年纪我该叫你声老哥哥吧,啥都别想啦,来,先吃饭吧。”
    老杨声音不大,却自然亲切。
    老杨只问邵某年纪多大了,家里有几口人,绝口不提案件的事,聊着聊着邵某哭了。老杨深叹一口气说:老哥哥啊,这事要真是咱干的,你肯定也是后悔得肠子都青啦。那咱都得跪着去求人家父母,一步一叩头,好好给人家赔不是,看人家能原谅咱不,争取个宽大处理,中不中……”
    老杨的话也没什么神奇之处,嫌疑人却交代了所有犯罪事实。
    公安机关其实有很多个这样的“老杨”“老张”。他们平时并不显眼,遇到疑难案件时,一出面,三言两语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我们走进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才会真正认识他们,
了解他们,从而生出崇敬之情。
    国保民警大丁。大丁是老杨的儿子,在国保战线一待就是12年。大丁的家离单位不足2000米,忙起来,他何止是三过家门而不入,有时三十过家门而不入,甚至百过家门而不入。因特殊任务出差,家人不知道他人在哪儿,不知道啥时候走,不知道啥时候回,不知道执行什么任务。大丁的媳妇说:“不听、不说、不看、不问,执行特殊任务时,电话都不打一个。我也不知道这任务是不是很危险。”
    12年间,大丁和他的战友们历经了看不到的硝烟,没有披红戴花的庆功会,他们的事迹总是以特殊的形式被下发学习,他们永远是默默中的那个群体,他们是英雄,却无名!
    静静是大丁的媳妇,也是一名民警。静静刚从一名机关民警变成社区民警时,穿着一双高跟鞋就去基层了。“穿高跟鞋怎么能走远路呢?”老杨送给静静一双布鞋,静静从此深入基层,一步步走成了辖区“18496人的活字典”,辖区群众都喜欢她。微信设置的好友人数上线是5000人,辖区每户居民她都加一个好友,先后加了3376户居民的微信,微信名字就叫“小警静静”。14年间,她走遍辖区千家万户。
    一杯热茶、一个笑脸、一句问候……静静总是用这种最普通也最简单的方式温暖了群众的心;一篮鸡蛋、一把芝麻叶、几穗玉米棒……群众以这种最乡土、最亲近的方式表达心中的感激。
    两年前,静静从基层回到机关,她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创立个人“静心理工作室”,为战友们提供咨询327人次,举办大大小小的讲座73场。两年间,她在一个新的领域成长为公安系统的优秀教官。
    老杨、大丁、静静的家庭是三警家庭,其实在公安机关还有四警、五警、六警家庭。他们有晾了一小院儿的警服,却傻傻分不清楚的小尴尬;也有平时难得团聚却在单位开会现场坐在一起的小确幸;还有逢年过节巡逻不同片区,家里永远没有一个团圆除夕的小辛酸。他们就这样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传承着、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