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11-26
2018-11-26 第15版:法治论坛 大 |  中 |  小 

基层检察院如何开展经费保障工作

作者: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020
    检察经费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所必需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检察经费不足、业务经费超支是基层检察院普遍存在的问题,成为制约检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做好基层检察院的经费保障工作?笔者从本院工作实际,谈几点看法:
    一、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工作
  预算编制改革是一项全新、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很多新的知识,而且政策性很强,这对预算编制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预算编制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政策,熟练掌握编制方法,并对本单位的经费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本单位的人、财、物等基本情况和业务需要,编制出全面、细化、合理的部门预算。
    二、多汇报、多请示,争取领导的支持
  根据我国检察机关实行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检察机关的经费由本级财政支付。检察机关经费不仅受当地财政状况的制约,还受党政领导机关对检察机关工作重视程度的影响。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向有关领导及财政部门汇报检察机关的实际困难;对检察工作需要的各项经费需求,要多请示、多汇报,争取领导和各级财政的支持。
三、开源节流,合理使用资金要加强资金节流管理,严格财务制度,如本院在财务管理方面制定有《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电话管理制度》《办公用品管理规定》《因公出差补助管理规定》等,对车辆、电话的维修、办公用品的使用作了详细规定。实行制度化管理后,本院平均每年节省资金12万余元。全院人手一台电脑,实现无纸化办公,不仅节省了资金,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资金的使用上严格把关,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
    四、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方向
    随着检察改革的深入开展,经费不足的问题将更加凸显,经费保障问题已经成为未来检察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改革经费保障体制,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应如下进行改革:可将检察经费分为5部分:人员经费、日常公用支出、装备费用、办案费用、基本建设费用。其中,人员经费、日常公用支出等部分支出具有相当大的地方性,即同本地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这两部分经费应当由地方政府安排。装备费用、基本建设费用和办案经费的开支具有一定的跨地区性和共同性,同检察业务密切相关。因此,以上经费也应改为“共用”,即上级检察院根据各基层院的基本建设、装备、办案及人员等情况,拨给各项办案经费并监督使用。
    总的来说,检察经费体制的改革方向是通过国家立法确定各级财政负担的比例和项目、拨款的方式和使用的监督程序,促使各级检察事业健康发展。(原阳县检察院计财装备科 何医红)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