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11-26
2018-11-26 第05版:法治专题 大 |  中 |  小 

倾情服务赢民心智慧监管促发展

——平顶山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纪实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陈亚洲通讯员袁方/文图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3724
    平顶山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接待群众咨询
    设立咨询台,接受群众咨询
    受援群众送来锦旗
    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宣传法律援助工作
    11月16日,已近耄耋之年的连某将一面锦旗亲自送到了平顶山市法律援助中心,老人握紧该中心主任司荣亮的手,热泪盈眶地说:“多亏你们帮我打官司,我已经拿到了赔偿款。太感谢了!真是太感谢了!”
    2017年8月,连某外出不幸遭遇车祸,造成了半月板损伤及肋骨多处骨折。车主仅支付了住院期间的医疗费,但就后续康复费用及损害赔偿,双方迟迟达不成协议。连某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却无力承担数千元的律师代理费。他无意间听邻居说起了平顶山市司法局“鹰城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可以免费咨询法律问题,并提供快捷高效的法律服务,便让亲戚试着在公众号上查到了平顶山市法律援助中心的电话,并把情况告诉了该中心接电话的工作人员。本着急当事人之所急的原则,工作人员不仅耐心解答了连某的法律问题,还及时为他指派了经验丰富的援助律师。在律师热心又专业的帮助下,连某的案件很快得到了圆满解决。
  “法律援助作为政府为经济困难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的法律制度,承担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民生问题解决,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职能。”平顶山市司法局局长徐渊说,近年来,平顶山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紧紧围绕“应援尽援、优质服务”的工作目标,以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为抓手,逐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范围、逐年提高法律援助案件数量,逐渐提升法律援助服务水平,整体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今年截至10月底,平顶山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241件,办理案件总数较去年同期增长11.8%,接待群众来电来访25539人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及取得利益4000余万元。平顶山市法律援助中心被评为“省级优秀法律援助中心”。
    据徐渊介绍,平顶山市司法局通过打造“鹰城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案管系统平台、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该市的法律援助工作基本实现了精准服务与智慧监管并行不悖,内外融合与互促互进有效统一。
以内部案管决策系统平台实现全程智慧监管
    2016年初,平顶山市司法局新一届党委班子刚成立不久,省司法厅检查组就到平顶山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专项检查工作,在对已归档卷宗进行抽查后,检查组对案件质量未做任何评价便离开了平顶山。该局党委一班人带着疑问随机抽查了30本卷,29本都或多或少存在瑕疵。通过深入了解,局长徐渊发现由于工作流程问题,卷宗归档普遍存在滞后现象,而质量监管方面,则仅限于每年两次的卷宗检查,这远远不能实现有效监管,更别说提升质效了。该局党委一班人经过深入细致调研论证,精心谋划绘制蓝图,提出了以“科学决策、精准管理、高效服务”为目标,打造数据决策系统(案管系统)平台。
    在该平台的法律援助案管版块,不仅能看到全市各个法律援助中心办理案件数量、受援人及承办人分类、接待咨询、发放补贴及挽回损失情况,还能看到每一个法律援助案件从受理申请、指派律师,到阅卷笔录、庭审情况,再到判决书、结案报告及补贴发放的全过程,这不仅有利于法律援助管理部门实施有效监督、全面掌握各地工作进展情况,还可利用其数据分析功能,及时发现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增强工作的预判性、主动性。
    目前,通过案管系统平台,该局实现了法律援助案件信息全程留痕、办案过程网上监督、办案质量随机评估“三同步”;将以前的事后监管、被动监管变为现在的事前、事中监管和主动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案件质量大幅提升,工作质效大幅提高。同时,案管系统上线也倒逼管理人员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更新自身储备的业务知识,切实做到了在学习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在提高中优化,逐步成为法律援助工作中的“行家里手”。
以鹰城掌上12348平台打通便民利民“最后一米”
    打造“鹰城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是该市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延伸。通过该服务平台,该市司法行政系统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有效整合,使便民惠民服务更集中,让人民群众不再“多头”寻求帮助,真正享受到“智慧司法行政”带来的一站式便捷服务;使便民服务更精准,让人民群众根据自身需求快速匹配服务资源,实现法律服务“菜单化”。
    该服务平台不仅安排有法律服务人员实时在线,第一时间即可解答群众的法律难题,还将所有注册备案的法律服务工作者所在机构、执业证号、执业年限、联系方式等权威信息公开展示,方便人民群众查找和监督;同时,利用数据技术,将办事指南、法律咨询、普法宣传及法律法规、文书模板、案例库等版块有机整合,让“鹰城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既能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又能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素养。
    借助“鹰城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法律援助工作也搭上了“顺风车”,迅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从前,老百姓心急如焚地想咨询劳动争议、工伤赔偿、农民工讨薪、刑事案件代理以及民事纠纷等法律援助事项,拿起电话却不知道打给谁?出了家门,不知道上哪里找援助机构?如今,只需扫码关注“鹰城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便可以轻松查询到全市11个法律援助中心和210名法律援助律师的情况简介及联系方式,随时可拨打电话咨询法律问题或预约法律服务。通过地图指引功能,老百姓可以按图索骥,快速找到各地法律援助中心具体方位。同时,该公众号提供法律援助办事指南,包括办事须知和经济状况证明表、法律援助申请表、授权委托书等流程及文本信息,便于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服务。此外,该服务平台还设立了“案例库”,收录法律援助经典案例1071件。这既是一种对老百姓的普法宣传,也是一种对法律援助律师的案件指导。
    通过“鹰城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法律援助工作不仅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还打通了便民利民“最后一米”。目前,该微信公众号关注度持续增长,已接近6000,浏览量达到4万次,为老百姓解答群众法律援助咨询或预约1200余人次。
以实体平台建成使用实现优质资源整合
    今年以来,平顶山市司法局以平顶山市委、市政府连续9年将法律援助工作列入全市重点民生实事为契机,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并将其纳入爱民实践服务承诺内容之一。该局不仅制定下发了工作方案、建设标准,还定期督查通报、跟踪问效。在紧锣密鼓的挂图作战下,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群策群力高效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宝丰县司法局自行腾挪两层临街办公用房,率先完成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任务。汝州市司法局通过沟通协调,由当地政府划拨办公用房400余平方米,用于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鲁山县司法局经过多方协调,将其所在的一楼综合服务大厅升级改造,近400平方米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如期建成。叶县司法局因地制宜,采取租赁方式如期完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全市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依托基层司法所业务用房,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全市10个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39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全部建成启用。
    工作中,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引入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等法律服务,实现集接待群众现场来访、受理指派法律援助、解答法律咨询、调解矛盾纠纷以及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各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统一设立了办公区、服务区和等候区。办公区设置有管理人员办公室和档案资料室,服务区设置有开放式服务大厅、半开放式接待柜台和座椅;并设置了个别谈话室和调解室,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隐私。等候区放置了法治宣传资料存取架,配备有书写台、意见箱和饮水机等设备,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便利的环境。
以热线平台扩席增容实现服务功能拓展
    该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依托平顶山市法律援助中心建成,充分发挥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及服务投诉等综合性服务功能。近年来,该平台不断扩席增容,除了选派优秀执业律师到热线平台值班,人民调解、司法鉴定、公证、司法考试等部门工作人员也轮流到平台值班。这样,在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基础上,又进一步拓展了人民调解、司法鉴定、公证、行政许可事项咨询办理等服务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人工服务。
    据了解,该热线平台每天由3名律师和一名业务科室工作人员集体值班,全年节假日无休,全天12小时受理法律咨询求助,做到了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处置、限时办结。当老百姓遇到疑难复杂的法律问题,不仅有法律援助律师热心解答,还有人民调解、司法鉴定、公证等部门工作人员随时提供法律帮助,实现了多部门协调联动,提供全方位公共法律服务。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不论是内部案管系统平台,还是外部“鹰城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不论是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还是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这种“里应外合”“上下融合”,进一步延伸了法律援助工作触角,让应援尽援落细落实,也让便民利民开花结果。
    回首处,牢记宗旨未停步。望征途,初心一如来时路。平顶山市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由点到线,逐步实现了标准化、制度化和智慧化管理。法律援助服务由有至优,逐步实现了全覆盖、便捷化、菜单式倾情服务。在“匡扶正义、扶困济弱”的服务宗旨指引下,法律援助真正成了鹰城老百姓看得到、享受得到的民生工程,持续提升了平顶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