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11-26
2018-11-26 第04版:政法前沿 大 |  中 |  小 

大思路引领大发展大手笔构建大格局

——温县社会治理网格化“1+N”管理模式解读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刘华通讯员张静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2599
    10月25日,焦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小平到温县调研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时,实地察看了温县网格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等单位,对温县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整合社会治理力量,迅速解决群众需求和困难,提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水平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从2016年开始,温县确立了以综治中心建设为核心,以网格化综合管理为抓手,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的多责任、大网格的“1+N”社会治理大思路。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欣华多次带领县综治办等职能部门,赴先进省、市考察学习网格化管理经验。县委常委会就网格化管理工作多次听取汇报,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2017年5月,该县成立了以县综治办牵头的温县网格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
一个平台 一网联通管全局
  “1”是指县网格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这是该县整个社会治理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一个以大数据库为依托,以数字城管平台为基础,逐步融入各部门应用,形成集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管理于一体的多方位社会治理平台。
    2017年以来,温县政府投资3200万余元,高标准建设网格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平台,着力打造全省网格化综合服务管理示范县和全国网格化综合服务管理亮点。其中,完成安装城乡视频监控探头1054路,实现了视频监控的“全域覆盖、全网可用、全程可控”。最关键的基础数据库通过整合公安、卫计、国土等部门信息,融合软件公司的普查大数据,建立人、房、地、物、事、网、组织、平安建设8大类基础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查询统计、自动更新、资源共享、相互关联。
    温县综治办主任杨小毛介绍,网格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是“智慧温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该县各职能部门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主动打破“信息孤岛”,建设统一的、一网到底的综合性网格化管理平台,实行问题发现、核实、处置、反馈、核查、结案的闭环工作流程,实现全过程跟踪、督办、评价各层级各部门的工作情况。
三类网格社情民意全覆盖
    温县网格化管理的网格分三类,即基础单元、基础网格和单位网格。在农村以村民小组为基础,在城区以人口密度为标准,划出1508个基础单元;以道路、地域为界,将全县划分为289个工作网格,按照“街区成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的要求,为每个网格确定一名管理员,负责网格内社情收集、矛盾排查、应急管理等服务工作;城管局、国土局、环保局、食药监局、住建局等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划分为32个单位网格。三网联动,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社区治理格局。
    每个网格中设立网格长、网格管理员、网格信息员,网格员通过日常基层工作,主动了解居民诉求、社会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目标,为群众提供更贴心、更周到、更高效的服务,实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解决”的扁平化、全移动办公管理。
四级架构分工明确责任清
    在县网格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之下,该县延伸设立了乡镇网格分中心、村级网格工作站和网格。县级网格中心将县级职能部门、各镇(街道办)纳入网格,负责县级部门协调处理事件的受理分拨、群众求助、矛盾化解、突发事件应对以及网格员的日常管理培训;乡镇网格分中心依托原有综治工作力量,负责本辖区内社会服务管理,建立区域内的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刑释和社区矫正等重点群体档案;村级网格工作站以网格长、社区辅警为主,负责网格内有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处置;基础网格设置网格员,为每个网格员配备了专网手机,负责发现、上报网格内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问题。该县全移动办公平台系统的应用,实现了社会问题主动发现、及时处理、全流程可控留痕、各环节监控预警,使社会治理更高效、精细、透明,提升了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N家单位闭环流程全监督
  “N”是指该工作模式包含的综治、城管、住建、环保、食药监、信访、应急等管理职能。为保障N家单位都能规范、高效运行,该县出台了《网格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运行办法》《温县网格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坐席员考评办法》《温县网格化服务管理考评办法》《信息采集员管理监督指挥手册》等,明确职能,完善了考核机制。按照疑难案件中心鉴定、常规案件直接推送的原则,网格员每天“巡访查”,发现问题,迅速上报。对常规案件,网格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平台直接推送至职能部门;对疑难案件,网格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审核、鉴别后,直接向相关单位及乡(镇、街道)派遣。各职能部门对收到的案件限时处理,并将处置结果反馈至指挥中心及上报问题的网格员。网格员实地核查,处置合格上报结案,不合格重新上报问题。网格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按照考评标准,分别对各乡(镇、街道)、县直相关单位进行监督考评,并将考评结果向社会公布。对于本月考评不合格的乡(镇、街道)由县综治办及网格中心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并进行全县通报。
    实行网格化“1+N”社会治理模式后,温县呈现出矛盾纠纷总量下降、法律服务需求上升的可喜局面。县网格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接到新发生矛盾纠纷的上报,即安排网格员陪同当事人到矛调中心寻求帮助。矛调中心利用“一键通”矛盾纠纷调解专家咨询系统平台,按照纠纷类型为当事人安排调解专家进行答疑、调解活动,解决了化解群众纠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人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意识大大提高。今年5月到11月,县法律服务中心共接待群众2500多名,办理司法公证、法律援助事项1300多件,远超去年全年的接待量和办理量。
    如今,在温县的大街小巷,时常看到身穿红色马甲、佩戴工作证的网格员,他们或用手机拍照城市问题,或通过攀谈了解情况……居民纷纷感叹,和以前相比,群众诉求、投诉建议都能在很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城市环境面貌也有了较大改观。
    温县“1+N”工作模式呈现出城乡管理“全天候”、工作安排“无缝隙”、群众服务“零距离”、社会治理“全覆盖”的大格局,实现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由粗放向精细、静态到动态、分散到集中、局部到全面的转变,提升了社会综合治理水平,为全力打造“智慧温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胡欣华说,温县县委、县政府把网格化管理中心建设上升到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上升到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作为全县的十大战略性工程来安排部署,就是要让老百姓用一个电话、一个短信,就能在第一时间让问题和矛盾得到解决。“智慧温县”建设为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治理的信息化、现代化、高效化。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