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18-11-15 第04版:法治关注
| 大 | | 中 | | 小 |
|
|
文峰区(高新区)深化社会心理服务应用助推社会治理水平提升 |
|
|
作者:□河南法制报记者张书锋朱广亚/文图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1024 |
|  | | 安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曹忠良,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段国兴等在文峰区(高新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调研 |
|
|
|
文峰区(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委和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的部署要求,大力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筑防控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心理防线,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取得了突出成效。 构筑“两个网络”,推进体系建设规范化。构筑组织网络。文峰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指挥长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指挥部,各镇办和成员单位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区委政法委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健全组织网络。构筑服务网络。该区依托综治中心,在区、镇(街道)建设社会心理服务站,在村(社区)建设心理服务工作室;依托重点行业,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心理治疗室,在法院、公安、司法、信访、民政、学校和大型企业等设立心理咨询室。 打造“三支队伍”,推进工作队伍专业化。聘请专家团队,发挥技术优势。文峰区聘请知名院校6名国家注册督导师、5名国家注册心理师和省市20名国家知名心理咨询师组成心理专家督导队伍,定期对心理咨询师进行培训。组建心理咨询师协会,发挥专业优势。该区指导成立了区心理咨询师协会,负责全区社会心理服务的宣传教育、个案辅助、危机干预、人才培养等工作,定期举办学术研讨和业务培训。培养基层心理服务骨干队伍,发挥岗位优势。建立以四级网格“一长三员”队伍为基本力量的心理服务骨干队伍。 关注“四类人群”,推进心理服务多元化。该区针对刑满释放、社区矫正、戒毒康复、艾滋病患者等回归社会群体,突出心理矫治,提升归属感;针对“一外三留人员”(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青少年、残障人员、下岗失业等弱势群体,突出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关爱度;针对征地拆迁、环境保护、非法集资等领域的特殊利益群体,突出化解不良心理因素,找准平衡点;针对政法干警、执法人员、政商人士等群体,突出情绪调控,当好减压阀。 落实“五项机制”,推进心理服务常态化。宣传教育推广机制。实施“四个一”工程:每年组织一场心理健康文艺节目会演,每季度举办一次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每月开展一次集中宣传展览,每周推送一批心理健康信息。筛查预警干预机制。通过问卷调查、软件测评等方式对辖区群众进行排查筛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按照“红、黄、蓝”三级进行研判预警。重大事项心理评估机制。对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重大项目,将心理评估预判和疏导干预工作前置。例会分析研判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对重大疑难问题进行分析研判。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综治和平安建设考核体系,增加分值。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