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系列报刊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18-11-15
2018-11-15 第04版:法治关注 大 |  中 |  小 

坚持高位推进 创新驱动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水平

——安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曹忠良在全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摘要

作者: 来源:河南法制报 字数:214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是平安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创新社会治理和提升治理能力的有效实现形式。近年来,安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着力从平台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和创新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机制,强力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全省“西平会议”之后,我市迅速行动,周密部署,强力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坚持高位推进,着力健全机制。安阳市及时召开全市综治工作会议,认真传达贯彻全省“西平会议”精神,着力在深化运用上下功夫,推进全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上层次、上水平。各县(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带头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指导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联合印发《关于充分发挥综治中心作用切实加强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了11项工作制度机制,印制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3000余份。全市各级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标准得到进一步规范。二是坚持示范带动,着力总结推广。充分挖掘文峰区(高新区)周边高校的人才优势,集中力量加强对高新区的指导,着力培育具有安阳特色的文峰区(高新区)“示范点”。组织召开全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文峰区(高新区)推进会,实地观摩该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峨眉街道办事处、魏家营村和银杏小学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精品展示,使文峰区(高新区)先进经验在全市得到推广。三是坚持创新驱动,着力争创一流。今年初,我们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2018年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考评内容,提出了“2018年所有县(市、区)和90%以上的乡镇完成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任务”的目标要求。各级各部门着力在“抓亮点、树品牌、创一流”上下功夫,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创立了督导培训机制,定期对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和社工进行督导培训,促进了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心理成长和专业成长,强化了对心理健康服务质量监管和日常监管。成立了心理咨询师协会,通过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和规范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促进社会心理健康和谐。开展了“建和睦家庭、促社会和谐”主题活动,聘请心理咨询师首席专家深入到基层,举办社会心理健康知识巡回讲座,对乡村干部和中小学校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辅导,提升了基层干部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31个乡镇(街道)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站、3111个村(社区)社会心理服务室和85个行业系统平台,组建了一支664人的具有三级以上心理服务咨询师资格的专业化队伍。
    近年来,我们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作为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标本兼治,创新制度机制,强力推进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智能化、精准化。一是健全保障机制,强化政策落实。制定出台了《实施以奖代补政策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监护责任实施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完善了救治救助和有奖监护经费保障机制,市本级先后筹措资金120万元,确保以奖代补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健全排查机制,强化跟踪服务。按照“无遗漏排查、无缝隙管理、有保障治疗、有跟踪服务”的总体工作要求,全市建立健全了信息共享机制。积极申请上级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项目,委托安阳市第七人民医院作为服务承担机构,主要为城乡低保、五保以及其他困难家庭中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精神康复服务。各县(市、区)按照市综治办《关于推行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责任保险加强精准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由政府出资为重症患者购买监护人责任保险,有效降低了社会安全风险。三是健全管理机制,强化精准服务。组织力量开展集中调研,指导内黄县依托“互联网+”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研制出一套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系统,走出了一条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精准服务管理的新途径。在内黄县召开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精准服务管理工作推进会,使“内黄经验”在全市得到推广应用。全市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得到新的提升。四是健全督导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完善、积极落实联席会议和工作情况督查、通报等制度,先后组织了6次督导检查,及时进行通报讲评,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机制。组织各级综治、卫计、公安、民政、人社、残联等部门,建立健全了信息库和重症患者档案,把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和监护责任等综合服务管理纳入综治目标管理考核范围,督促各级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层层落实责任,确保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服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五是健全联动机制,强化应急能力。坚持涉稳信息日收集、周研判制度,第一时间掌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涉稳信息,努力做到实时感知、跟进监测、及时预警。各级各部门和涉事单位制定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做到有效衔接、无缝对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管、综治牵头协调、各部门积极参与、社会协同配合的联动应急处置新格局。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汴路136号院
邮编:450004 电话:0371-86178060 传真: 0371-86178007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